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大多數的焦慮,其實只是家長杞人憂天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杞國有一個人,成天擔心天會塌下來,到時候自己沒辦法生存。因為這個擔憂,這個人吃不好也睡不好,天天都在擔心中度過。
有人看不下去,於是就勸他,“天就是一團氣體,怎麼會塌下來呢?”
他又開始擔心“如果日月星辰掉下來怎麼辦呢?”
那個人又勸他,“別擔心,日月星辰也只是光而已,掉下來也不會傷人。”
“那地陷下去怎麼辦呢?”
“地只是一堆泥土,怎麼會陷下去呢?”
於是,這個人終於不再擔憂了。
這個故事就是杞人憂天成語的來源。
很多人在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這種想法存在,尤其是在養育自己孩子時,往往會因為各種因素而焦慮不安。
不僅僅是在孩子上學之後,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在為他焦慮擔憂。
比如,當寶寶一歲的時候,身邊已經有孩子學會説話了。這時父母就會很焦慮,哎呀自己的寶寶還不會講話,不會有什麼毛病吧?
又比如,在孩子三歲的時候,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在一起玩,但是自己的孩子卻不願意主動上前交朋友。
家長又會開始擔心孩子的交際問題,害怕孩子會一直保持這個狀態。
等到上學的時候,家長對於孩子的焦慮“井噴式”增多。從孩子的交際問題到學習成績問題,幾乎都擔憂了個遍。
但實際上,孩子真的會成為家長所擔憂的那樣嗎?
其實並不是,家長的很多焦慮來自於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並不熟悉,且不能正確分辨出值得焦慮的事情。
許多問題是孩子認知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正常一個新生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身體和心智的雙重發育過程。
這個過程中的孩子會通過外界接收過來的信息,逐漸完善自己的心智,提高自己處事的能力。
例如孩子説話晚這個問題,每個孩子開口時間都是不同的,從八個月到兩歲不等。
這個過程是孩子認知模仿的一個階段。
比如家長經常會在孩子身邊提到爸爸媽媽這個詞,所以孩子在七八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模糊或者清晰地發出這兩個音節。
但實際上,此時的寶寶並不知道這兩個詞語到底代表着什麼!因為這個階段,他只會單純地去模仿,從動作表情到發音。
慢慢的,他會知道“蘋果”代表的是紅紅的圓圓的,吃起來非常香甜的水果。
媽媽,是那個經常抱着自己給自己餵奶,哄自己睡覺的人。
他的認知從剛開始的爸爸媽媽,慢慢擴展到食物、玩具,然後是家門外的東西。
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會説話是非常正常的表現。
從初始的模仿認知,到最後認知達到一種程度,自然而然地就會説的越來越流利,越來越有邏輯。
再比如和別的孩子進行交流的問題。一歲多的寶寶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剛從家裏的認知接觸到家門外的事物。
這個時候的寶寶自然而然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因為在他的認知關係中只有爸爸媽媽的社會關係,並沒有出現“朋友”這個詞!
等過了這個階段,當他認識到跟朋友分享,玩耍會帶給自己更多快樂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去主動接觸朋友。
當然,由於每個寶寶的生長環境不同,有些寶寶害羞內向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除了嬰兒階段的種種問題,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出現撒謊的情況。
當孩子為了一件事情撒謊的時候,家長往往會如臨大敵,一副了不得的姿態,生怕孩子以後會説謊成性。
實際上,彼時的孩子大腦結構發育不完善,心智只停留在自己做錯了事情,爸爸媽媽很生氣,不能讓爸媽生氣,他們生氣很可怕之類的認識。
他們並沒有對錯的概念,判斷一件事情能不能做也完全是看父母的臉色。
所以當寶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做了錯事被家長髮現的時候,他們本能地會去逃避這個情況。
即便是被家長當場抓包,他們還是希望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可能爸爸媽媽並沒有看到自己做的事情。
為了逃避父母生氣的後果,孩子會下意識地否定自己剛剛的行為。
這並不是説孩子的品性出現了問題,他完全不知道什麼叫錯誤,只是不願意面對父母生氣的後果。
幾乎沒有一個孩子不會撒謊,這是因為他認知上的缺陷,在這個階段全憑本能做事。
當孩子長大一點之後,就會清楚地認識到對錯這個概念,到時候他們會自己做出選擇:是誠實告知父母,還是通過撒謊掩蓋自己錯誤的行為。
而那個時候孩子撒的謊比小時候要高級許多。
因為他們認識到這個行為不僅僅是會讓父母生氣,而是行為本身是錯誤的,是不符合道德標準的。
這個時候,才需要家長嚴肅認真地思考孩子撒謊的原因,從而進行管束。
不止這些,很多行為其實都是孩子在認知世界時會產生的必然後果。
家長完全不需要焦慮,並不是説出現了這些行為,孩子就是有問題了,長大就會變成壞人。
很多焦慮源於家長的選擇性忽視
當孩子從蹣跚學步到揹着小書包踏入學校正式開始學習,家長的焦慮並沒有就此停止,甚至越來越密集,越來越焦慮。
那些焦慮絕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擔憂自己孩子不夠優秀。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焦慮,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呢?原因在於家長的目光總是聚焦在那些最優秀的人身上。
會發光的金子通常都是引人注意的,一羣孩子之中往往會出現一個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着超高的天賦和能力。
例如,有的孩子天生對音樂敏感,所以在學習樂器的時候就會一騎絕塵,將那些孩子狠狠甩在身後。
而有的孩子的邏輯性思維非常出眾,因此在數學等需要邏輯支撐的學科上非常優秀。
老師為了更好地達到教育的成果,往往會將這些人作為榜樣,標杆立在學校裏。
因此,家長的視線中總是會頻繁地出現這一類人的名字,在某個頒獎典禮上,在比賽中,在懸掛優秀作品的牆壁上。
家長會自動去尋找那些最優秀的孩子,然後將自己的孩子進行對比。
這一對比不要緊,對比了之後發現自己孩子跟人家差的豈止是一星半點?拍馬狂奔都不一定追的上!
同齡的有的孩子已經能畫出讓大人都深感不及的作品了,而自家的孩子還只會拿着畫筆亂塗亂畫,曲線構圖毫無章法。
有的孩子已經能夠參加市級的鋼琴比賽了,自己孩子連鋼琴怎麼彈都不知道。
巨大的落差之下,家長又不免陷入焦慮之中。
這要是長大了,自己的孩子怎麼跟人家比啊?
甚至,家長會將這種焦慮變相地轉嫁到孩子身上,瘋狂地給孩子報補習班,要求孩子必須在短時間之內拿出非常可觀的成績。
實際上,家長從一開始定下的評判標準就是錯誤的。
天賦異稟的人畢竟還在少數,大多數的孩子都沒有那個天賦,有的只是正常的學習能力。
一百個孩子裏面很有可能只有一個天才,但家長只會用那個天才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孩子。
平庸,在他們眼裏好像就是最大的罪過。
殊不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孩子才是學習的常態!
家長不能苛求孩子去學習超出他這個年齡段能力的東西,要求三歲的孩子非要達到六歲的標準。
讓本該在公園玩泥巴,和其他小夥伴玩鬧的年紀,強行讓他安靜下來去背唐詩宋詞,去學會一百以內的加減乘除。
也許家長眼中的玩耍都是負面性,認為這對於孩子來説並沒有什麼用。
但是,即使是玩耍對於孩子來説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他學會了人際交往,鍛鍊了身體,認識到朋友這個概念,學會分享。
不囿於一個冰冷的角落而入面向更廣闊的世界,可以更好保護孩子的天馬行空,保證孩子對於認知萬物的興趣以及思維的多樣性。
看到樹,他會思考為什麼每棵樹上結的果實都不一樣呢?
看到小鳥,他會疑惑為什麼小鳥會飛,魚兒會遊,而自己不會呢?
這個階段對於孩子來説就是“為什麼”的階段。這是他渴望瞭解,認識到這個世界的表現。
如果這個時候把他圈在家中,讓他在那些沒有一丁點兒生機的卡片上來認知世界,不是過早地剪短了他思考的翅膀嗎?
每個孩子都是不完美卻獨一無二的
莎士比亞説:一千個人當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對於孩子來説,每個孩子都是完全不相同的個體。
即便是外形幾乎一模一樣的雙胞胎,他們也是擁有不同思想的不同個體。每個個體都有其獨特之處,都會創造不一樣的可能。
完美,是虛榮心驅使下精心營造的騙局!就連機器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瑕,更何況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很多時候家長之所以不能接受孩子不完美的事實,是因為孩子的很多缺點在家長眼中都是非常容易可以解決的事情。
但是他們忘了,他們自己也不是剛開始就會處理的。
在一次次跌倒中起來,他們才學會了走路。
即便是鳥兒,也不是剛生下來就會飛翔。
這個世界是多元化的,正是因為有這樣多元化的存在,才會變得五彩繽紛。
試問當所有人類都是統一的性格,統一的樣貌,統一的能力,跟機器人有什麼區別?
正是因為有能力上的差別,才會有各種不同崗位的存在,才會讓人有向上爭取的心。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雖然他們都會有自己的缺點,或多或少,各有不同。
孩子不是玉石,因為有了一塊小小的瑕疵就變得廉價。
反之,他們就像是一塊巨大的深藍色幕布,那些有點和缺點就是天上的星星。
因為有星星的存在,這塊藍布才不會顯得單調沉悶。
每個孩子創造的未來都不相同,有的成為警察,有的成為醫生,有的成為公務員,有的則是白領、工人。
成長的過程中有各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的不斷疊加,就會使其形象慢慢變得鮮明和獨特。
但直到死亡之前,這個形象都不會只固定為一種,它會繼續變化,改變。
【文章寄語】:
不完美的孩子,不一樣的未來。
批量生產的只有可能是沒有感情,不會思考的機器人!
【題外話】:
你願意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