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用開水燙碗筷、用濕巾擦手……這些常用的消毒方法究竟讓人放心,或只是心理安慰?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健康

相信你身邊總有這樣的人:去餐館吃飯,非要用開水把碗筷涮一下;不想去洗手,就拿濕巾擦一擦,或者用免洗洗手液搓一搓;孩子的玩具,隔幾天就要用酒精擦一下;定期用含有消毒成分的洗滌劑給一家人的內衣內褲消毒……

“醫生,其實我也嫌麻煩,但是一想到大千世界裏這麼多細菌和微生物,隨時隨地要侵犯我們,不放心嘛!”

真有那麼多不放心?下面我就給大家説一下,這些常用的消毒方法究竟讓人放心,還是隻能圖個心理安慰。

用開水燙碗筷能消毒嗎?

如果真的是“燙”,那絕對有用!

細菌、病毒雖説很兇,但確實怕燙的東西。但大家的常規做法是無法達到消毒效果的,因為要達到消毒效果,至少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①要將消毒的物品完全浸沒於水中;

②加熱煮沸(100℃)至少5分鐘。

對比一下不難發現,我們日常所謂的“開水燙碗筷”是達不到上述條件的。

有些餐館配備了消毒櫃,消毒櫃可以為碗筷消毒嗎?消毒櫃是可以消滅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的。但是要注意,有些餐館裏的消毒櫃可能並沒有通電,又或者消毒櫃裏面也是髒兮兮的。

綜上所述,如果你要選擇在外面吃飯,就不要太過糾結碗筷的消毒問題,因為“開水裏頭涮一涮”這種常規的做法真沒多大意義,清潔就好。

實在要燙,就儘量倒剛出鍋的開水,燙的時間不要少於5分鐘,雖然達不到100℃,但也能消滅大多數病原微生物。

如果想在家裏講究一下碗筷的消毒問題,也很簡單,就是將碗筷放到鍋裏煮。雖説煮沸消毒達不到醫學專業的滅菌水平,但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煮沸消毒消滅絕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後,剩下的一些頑固分子也不會通過生活用品直接進入我們的身體裏,對我們的危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劃重點

正確的碗筷消毒方法

把洗乾淨的碗筷放入乾淨的鍋中,將碗筷全部按入乾淨的水中,然後從水沸騰開始計算時間,煮沸 15 分鐘。

雖然將水煮沸(100℃)後5分鐘可以消滅絕大多數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但考慮到有些餐具的旮旮角角 5 分鐘可能消毒不徹底,所以一般建議煮沸 15 分鐘。

注意事項

1. 塑料碗筷不要採用煮沸消毒的方式,因為塑料製品可能含有各種添加劑,煮沸可能導致其變形甚至分解,產生有毒物質。

2. 建議每週消毒一次,太頻繁煮沸消毒可能縮短碗筷的使用壽命,尤其是竹木材質的餐具。

3. 如果家裏有免疫力低下的成員,如嬰兒、孕婦或患有傳染性疾病(如甲肝)的人,建議加強消毒頻率,如每天消毒一次。

用濕巾擦手能消毒嗎?

濕巾的使用頻率真的非常高,孩子手有點兒髒要拿一張濕巾擦一擦,在外面吃飯覺得碗髒也要拿一張濕巾擦一擦。

不過,平時用濕巾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用的是哪種濕巾呢?用的濕巾帶不帶消毒功能、帶不帶護膚功能、有沒有香噴噴的味道?

目前市面上的濕巾按用途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隻有清潔作用,但不能消毒的普通濕巾,主要用於皮膚清潔。

第二類是帶有抑菌功能的衞生濕巾,能抑制細菌生長,但不能達到消毒水平。

第三類是消毒濕巾,能達到消毒水平,用於皮膚或物體表面的消毒。

所以,如果你出門在外,確實沒有洗手的條件,用清潔類濕巾擦擦手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有可以洗手的條件,就不要偷懶,最好還是好好把自己的手、孩子的手在水龍頭下衝洗乾淨吧。

用免洗洗手液能消毒嗎?

“既然濕巾種類多,不好選,擦手也不穩當,那我用免洗洗手液行不行?”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免洗洗手液是指可以替代流水沖洗的洗手液,含有消毒(以醇類為主)和護膚成分,可以快速揮發,所以又叫速幹手消毒液,常用於醫院、銀行、超市、機場等公眾場所,主要作用是無水手部免洗消毒。

儘管含有護膚成分,但其中的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還可能造成皮膚的過敏反應。此外,免洗洗手液易燃,使用時要遠離明火,單獨交給孩子使用是非常不安全的。

免洗洗手液雖然能夠達到消毒的效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如孩子玩兒泥巴、顏料的時候用免洗洗手液,搓一搓未必能讓污漬完全消失,這就是消了毒卻不清潔的典型。

還需要提醒的是,免洗洗手液中含有多種化學制劑,如果孩子吃飯時不小心把手指放進嘴巴里,是不是也讓你擔驚受怕呢?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對於那些經常把手弄得髒兮兮的小朋友,我們不推薦用免洗洗手液替代洗手。如果有條件用清水洗手的,就還是乖乖地去洗手吧。

日常消毒提示

日常使用的物品,最重要的是保持清潔,有必要的時候再消毒。

人類的皮膚黏膜本身就常居細菌,其中很多還對人體有益,少量的常見菌可幫助人體形成正常的微生態環境,可以改善免疫力。如果我們一直生活在嚴格的無菌環境中,免疫力反而會越來越弱。

內容來源:

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謠言背後的健康真相 醫生有良言》

本書編著:健康打假小分隊

本文作者: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 朱仕超

(人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