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娃去車站接奶奶,結果被“區別對待”,網友:這對比扎心了

最近一位爸爸帶娃去車站接奶奶,結果沒想到竟然被“區別對待”了。

  眼見祖孫倆隔輩親的場景,自己這個兒子反倒在風中獨自孤獨,好不容易對接上目光,迎來的還是一記嫌棄的眼神。

  這位奶奶很年輕,皮膚保養得很好,看得出來是位愛美,緊跟時尚潮流的老人。

  母親見到孫子後馬上就眉開眼笑,伸手抱過去,聊天説笑,別提笑得有多開心。

  可孩子的父親在一邊,彷彿完全沒被注意到,奶奶只顧着和孫子聊天,反倒把兒子晾在了一邊。

  

爸爸帶娃去車站接奶奶,結果被“區別對待”,網友:這對比扎心了

  對比鮮明的眼神太扎心

  看此情景,這位爸爸也企圖“爭寵”,便提醒媽媽和自己也説説話,看來已經打翻“醋罈子”啦~

  但沒有想到,自己一湊上來,媽媽臉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表情秒切換成嚴肅狀態。

  網友調侃:看來爸爸小時候沒少惹媽媽生氣,這對比扎心了。

  其實這是一種“隔輩親”的現象,相對兒女一輩來説,人到晚年都會對孩子生出一種慈愛的感覺。

  剛開始當父母,其實他們也會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多少可以理解。

  其實像這種老一輩和孫輩更親近,反倒“嫌棄”子女的現象,生活中不乏少見,可以説是很真實了。

  一般而言,其背後折射的主要是一些心理現象。

  

爸爸帶娃去車站接奶奶,結果被“區別對待”,網友:這對比扎心了

  “隔輩親”產生的心理因素

  1)享受而非責任

  首先,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方面來説,父母永遠是第一責任人的位置。

  父母對未成年的孩子具有撫養義務,同時又有言傳身教的責任。

  所謂“養不教,父之過”,孩子的養育就像是社會和傳統賦予在他們肩上不可推卸的責任和壓力。

  而身為老一輩,就沒有這種法律和觀念,因而父母對孩子才會要求這麼嚴格,其他親人則是寵溺。

  嚴格來説,照顧孫輩更像是老一輩的一種享受,也就是天倫之樂。

  他們身上的擔子不會很重,這既是原因也是現象。

  2)基因的認同感

  老一輩之所以對孫輩的感情很深,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基因的認同感。

  他們也是自己這一脈的傳承人,因而對孩子會有一種先天的親近感,不比對子女少。

  這是一種生物的本能,就像父母會保護和愛惜孩子一樣,“愛屋及烏”正是如此。

  

爸爸帶娃去車站接奶奶,結果被“區別對待”,網友:這對比扎心了

  3)社會依戀

  人有很多種身份,既有社會身份,也有家庭之中的身份。

  而在老年人身上,他們的社會身份已經逐漸被弱化,失去了部分社會功能。

  這是由於他們很少再繼續工作,與人交往的圈子變小,和社會的互動變少,心理可依戀的事物也就漸漸減少了。

  此時孫輩的出現,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他們在社會心理需要上的需求。

  4)掌控感

  老一輩和孫輩之間往往會形成一種“掌控”關係,通過和孩子形成親近的關係,進而對孩子的父母產生影響,然後在一定程度上掌控這個家庭。

  這種心理隱藏很深,但的確真實存在,也是老人和孫輩建立親近關係的原因和目的之一。

  5)心理上的安全感

  和小孩子在一起,對老人來説也是一種心理安慰。

  孩子那種天真無邪和生命伊始的感覺,會讓老年人內心感覺自己也變得年輕,尚且充滿活力,獲得心理的安全感。

  這就是為何很多為人父母者,都吐槽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比對自己小時候好多了的緣故。

  其實某種意義上也是種幸福,只要老人不把孩子寵壞了,“愛屋及烏”有何不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5 字。

轉載請註明: 爸爸帶娃去車站接奶奶,結果被“區別對待”,網友:這對比扎心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