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娃去车站接奶奶,结果被“区别对待”,网友:这对比扎心了

最近一位爸爸带娃去车站接奶奶,结果没想到竟然被“区别对待”了。

  眼见祖孙俩隔辈亲的场景,自己这个儿子反倒在风中独自孤独,好不容易对接上目光,迎来的还是一记嫌弃的眼神。

  这位奶奶很年轻,皮肤保养得很好,看得出来是位爱美,紧跟时尚潮流的老人。

  母亲见到孙子后马上就眉开眼笑,伸手抱过去,聊天说笑,别提笑得有多开心。

  可孩子的父亲在一边,仿佛完全没被注意到,奶奶只顾着和孙子聊天,反倒把儿子晾在了一边。

  

爸爸带娃去车站接奶奶,结果被“区别对待”,网友:这对比扎心了

  对比鲜明的眼神太扎心

  看此情景,这位爸爸也企图“争宠”,便提醒妈妈和自己也说说话,看来已经打翻“醋坛子”啦~

  但没有想到,自己一凑上来,妈妈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表情秒切换成严肃状态。

  网友调侃:看来爸爸小时候没少惹妈妈生气,这对比扎心了。

  其实这是一种“隔辈亲”的现象,相对儿女一辈来说,人到晚年都会对孩子生出一种慈爱的感觉。

  刚开始当父母,其实他们也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多少可以理解。

  其实像这种老一辈和孙辈更亲近,反倒“嫌弃”子女的现象,生活中不乏少见,可以说是很真实了。

  一般而言,其背后折射的主要是一些心理现象。

  

爸爸带娃去车站接奶奶,结果被“区别对待”,网友:这对比扎心了

  “隔辈亲”产生的心理因素

  1)享受而非责任

  首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方面来说,父母永远是第一责任人的位置。

  父母对未成年的孩子具有抚养义务,同时又有言传身教的责任。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的养育就像是社会和传统赋予在他们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压力。

  而身为老一辈,就没有这种法律和观念,因而父母对孩子才会要求这么严格,其他亲人则是宠溺。

  严格来说,照顾孙辈更像是老一辈的一种享受,也就是天伦之乐。

  他们身上的担子不会很重,这既是原因也是现象。

  2)基因的认同感

  老一辈之所以对孙辈的感情很深,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基因的认同感。

  他们也是自己这一脉的传承人,因而对孩子会有一种先天的亲近感,不比对子女少。

  这是一种生物的本能,就像父母会保护和爱惜孩子一样,“爱屋及乌”正是如此。

  

爸爸带娃去车站接奶奶,结果被“区别对待”,网友:这对比扎心了

  3)社会依恋

  人有很多种身份,既有社会身份,也有家庭之中的身份。

  而在老年人身上,他们的社会身份已经逐渐被弱化,失去了部分社会功能。

  这是由于他们很少再继续工作,与人交往的圈子变小,和社会的互动变少,心理可依恋的事物也就渐渐减少了。

  此时孙辈的出现,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在社会心理需要上的需求。

  4)掌控感

  老一辈和孙辈之间往往会形成一种“掌控”关系,通过和孩子形成亲近的关系,进而对孩子的父母产生影响,然后在一定程度上掌控这个家庭。

  这种心理隐藏很深,但的确真实存在,也是老人和孙辈建立亲近关系的原因和目的之一。

  5)心理上的安全感

  和小孩子在一起,对老人来说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孩子那种天真无邪和生命伊始的感觉,会让老年人内心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尚且充满活力,获得心理的安全感。

  这就是为何很多为人父母者,都吐槽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比对自己小时候好多了的缘故。

  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种幸福,只要老人不把孩子宠坏了,“爱屋及乌”有何不好?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65 字。

转载请注明: 爸爸带娃去车站接奶奶,结果被“区别对待”,网友:这对比扎心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