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孩子別再説“你真棒”,學會這4個句式,開啓“花式誇娃”模式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心底最熱切的期盼。因此,孩子的教育問題也就成了每個家庭最關注的一件大事。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家庭教育浪潮此起彼伏,日益受到父母們的重視與追捧。為了達到“成龍成鳳”的目標,父母們除了帶着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成長班,自己也時常穿梭在各種心理諮詢,教育輔導機構,聆聽大師們的教育箴言。
教育學家説:孩子需要被誇獎,需要大人給予他們正面的期待。因為被給予正面期待的孩子往往會順應這種期待,變得越來越優秀。和上一輩人的“棍棒教育”相比,這一代的父母越來越懂得“讚美教育”的重要性。於是,“寶貝,你真棒”開始成為家長們的口頭禪。
通常情況下,批評和讚揚相比,哪一種行為更容易使人進步?其實不需要過多闡述,只要回想自己的經歷,就能得到答案。馬克吐温甚至説:一句真誠的讚美就能讓我多活兩個月。讚美對人起的正面作用是無疑的。但是,“讚美”也是要講究方法的,錯誤的使用“讚美教育”,有時候甚至比打罵帶給孩子的傷害還要大!比如,這句被中國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寶貝,你真棒!”,很多時候不但不能讓孩子變得“真棒”,還會成為“育兒魔咒”!
“你真棒”為什麼會變成“育兒魔咒”?
我的前同事田莎是一位80後的寶媽。在田莎小時候,她的媽媽對她的要求非常嚴格,不管她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媽媽總會説“這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別人家的孩子都怎麼樣怎麼樣”,導致田莎長大以後非常自卑,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轉眼間田莎也當了媽媽,她想着“決不能讓孩子走我自己的老路”。現在都提倡“讚賞教育”,要“多讚美、多誇獎”孩子,田莎更是“牢記在心”,並且“堅決執行”:孩子睡醒了,躺在牀上沒有哭鬧,她趕緊來一句“寶貝,你真棒”;滿屋子追着給孩子餵飯,孩子一張嘴,她趕緊説一句“寶貝,你是最棒的”;孩子終於把碗裏的飯吃完了,她再來一句“我們家寶貝是最棒的”... ...反正,不管孩子幹了什麼事,對的還是不對的,田莎都是“讚不絕口”。
今年田莎的兒子斌斌上幼兒園了。第一天早上,斌斌高高興興的隨老師進教室去了,田莎還在心裏暗喜,自己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得好,斌斌第一天上學,一點都沒有哭鬧。可是第二天早上,斌斌説什麼也不肯去幼兒園了,田莎説盡好話,各種方法用盡,斌斌在地上撒潑打滾,就是一句話:我不要去幼兒園。
鬧騰了一早上,田莎才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前一天在幼兒園吃完午飯之後,老師沒有説“你真棒”。田莎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斌斌卻問田莎:媽媽,難道“我不棒了嗎”?田莎繼續回覆“你是最棒的”。這時候,田莎並沒有意識到,她每天掛在嘴上的“你真棒”,已經讓孩子產生了嚴重的依賴心理。
好不容易,吃飯的問題解決了,這一天田莎去接斌斌放學的時候,發現斌斌憋着嘴,眼淚汪汪的。田莎以為兒子在幼兒園受了委屈,或者被人欺負了,氣呼呼的去找老師“討個説法”。老師也莫名其妙,被家長“興師問罪”後心裏有苦説不出。
幸而,斌斌是個有話就説的孩子,老師幾句話就問清楚了事情的起因:老師給許多小朋友發了小紅花,沒有給他。老師解釋説是因為中午做遊戲的時候,那幾個孩子的表現非常棒,所以給了小紅花,以示獎勵。斌斌立馬接過話頭説“我是最棒的”。兒子的話讓田莎楞了一下,看來她的“過度誇獎”已經讓孩子從心裏認為“自己是最棒的”,不能夠接受“有人比自己更棒”這樣的事實了。
又過了一個星期,田莎接到老師的電話,説斌斌在學校尿褲子了,讓趕緊給送一條幹淨的褲子過去。在之前,田莎已經給斌斌做過如廁訓練了,而且也告訴過斌斌,想上廁所了,要告訴老師。看來,小孩子“玩心重”,肯定是玩忘了。
田莎送了衣服過去,就順口説了一句“不是跟你説了,想尿尿的時候,要跟老師説嗎?怎麼尿褲子了?”結果,斌斌“哇”的一下就哭了。不但又哭又鬧,還拒絕換上乾淨的褲子。這時候田莎才意識到,她之前的“讚不絕口”,已經讓兒子禁不起一句批評的話了。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誇獎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維生素和營養劑,但不是所有的誇獎方式都對孩子有益。
好話人人都愛聽,誇獎更是人人都喜歡。但是,如果父母經常把“寶貝,你真棒!”這樣的話掛在嘴邊,不論孩子是自己吃了一口飯,還是自己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家長都趕緊誇一句“你真棒”。時間長了,就會給孩子一種感受,那就是我做的所有的事情(比如吃飯),都是為了獲得讚揚。如果聽不到讚揚,我就不做了(不吃飯了)。反正那(吃飯)是你們的事情,你們必須求着我那樣做(吃飯)。
盲目的“稱讚”是甜蜜的“陷阱”。孩子天天在父母的誇讚中沾沾自喜,總覺得自己就是人中龍鳳,卻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過度的誇獎,只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認不清真正的自己。對於寶寶的點滴進步,父母可給予口頭表揚,但不能欣喜若狂地讚不絕口,因為久而久之,會助長寶寶的自滿情緒。正確的方法是,在表揚寶寶時,高度重視感情的作用,儘量做到“濃淡”適度。有時父母的一個微笑,也許會起到更為有效的作用。
而且,從小在“誇聲”中長大的孩子就像是温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雨。這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他們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影響。過度的誇獎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讓孩子覺得我必須成功,不然就得不到“你真棒”的表揚。父母的誇獎不但沒有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壓力”,導致孩子變得焦慮、害怕競爭、害怕失敗。一旦事情沒有做成,孩子可能就全盤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變得一蹶不振,甚至做出極端事件。
4個句式,幫你開啓“花式誇娃”模式
孩子需要誇獎,就像植物需要水分。但是,誇孩子是個“技術活”,不是一句簡單的“你真棒”就完事了,只有“誇到點子上”,才能起到正面激勵的作用。那麼,到底怎樣誇孩子,才算“誇到點子上”了呢?今天,若蘭媽咪就為大家分享4個“走心”的誇娃句式,幫你開啓“花式誇娃”模式!
1、誇“細節”:你做了什麼事/你的什麼表現值得表揚
“寶寶,你真棒”,這樣的話語對家長來説真是輕車熟路。很多家長誇讚孩子,不管是什麼事情都會説:“你真棒!”但是,這樣籠統地誇獎孩子,孩子並不清楚自己到底做了什麼而受到了表揚,就會無所適從。
所以,家長在誇獎孩子的時候,最好能夠加入一點新的東西進去,針對具體的事情對孩子進行誇獎,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那裏做得對,棒在哪裏!
例如:寶寶吃完飯把碗筷收拾到廚房了,媽媽可以這樣説:寶貝,你今天吃完飯主動把碗筷收拾起來,你真的好棒,真是媽媽的小助手!
這樣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如何努力。比如上面的例句,孩子就清楚地知道了“飯後主動收拾碗筷”這件事是值得表揚的,下次他就還會據需這樣做,時間長了,這種行為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2、誇“進步”:你在某方面取得了什麼樣的進步值得表揚
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中,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叫做“別人家的孩子”。生活中,許多家長愛把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作比較,覺得自己的孩子這也不如別人,那也不如別人。每個人都需要積極的評價和認可,尤其是孩子,更需要以此來證實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的孩子長處比,這樣只有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影響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甚至產生自暴自棄、偏激、攻擊等行為的發生。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黃磊飾演的方圓説過:人這一輩子,大部分時候,是要”豎“着比的。何為”豎“着比?就是自己和自己比,以前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比。只要孩子有“進步”,就值得表揚。
例如:寶寶之前吃飯總是弄得滿身都是,今天吃飯沒有撒的到處都是,媽媽可以這樣説:寶貝,你今天吃飯沒有撒出來,進步不小哦,媽媽真為你高興。
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認為沒有幾件事是值得表揚的。其實,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簡單”的事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習慣和驚天動地的成績也是由這些“簡單”的行為累積成的。當年幼的孩子有點滴進步時,家長—定不要忘記誇獎他,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3、誇“努力”:你對某件事做出了哪些努力,媽媽(爸爸)很喜歡和欣賞你的努力。
有些家長表揚孩子,一味地誇獎孩子“聰明”,讓孩子覺得自己生來就比別人佔優勢,會不自覺第看輕努力的重要性。但是,“天賦”是無法人為控制的,這就會導致孩子在一次失敗之後就認為自己的“天賦”並沒有家長説的那麼好,因為接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而自暴自棄。而“努力”,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握”的感覺。由此會讓孩子產生認知,成功與否,其實都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一旦“努力”之後取得了預期的結果,孩子就會“加倍努力”,爭取取得更大成績。
例如:孩子在長跑比賽的過程中,努力追趕,獲得了一個不錯的名次,家長可以這樣説:在今天的賽場上,媽媽看到你最後衝刺的時候已經很累了,但你還是堅持了下來,並且獲得了名次,媽媽真為你驕傲。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詹姆士説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寶寶在完成某一任務或從事某一行為的過程中,對他所付出的努力進行誇獎,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他的努力得到了尊重和承認。那麼,他就會更加看重自己努力的過程,就會更願意接受挑戰、克服困難、持之以恆,表現出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4、誇“過程”:你在做某件事的過程中的某些行為值得表揚
很多家長習慣性的“看結果”。結果“好”了就是“你最棒”,結果“不好”,就無視孩子的付出,甚至“惡語相加”。但是,任何事情最終的結果都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了,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家長只是盯着一個最終的結果而沒有關注孩子努力的過程,給孩子一個模糊的表揚,孩子就只知道結果是父母喜歡的,所以再有類似的事情,他很有可能會為了得到這個結果而不擇手段。而注重“過程”,就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看到了”他的努力付出,也能接受他的侷限和不足,從而會更加努力的讓事情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例如:孩子寫完作文之後,家長可以説:“文章的開頭很好,你能想出這樣的開頭實在不容易;中間的描述能感覺出你經過了仔細的觀察。結尾的一句話也比較精彩,用它來點題很恰當……”
真正走心的誇獎,一定是要認同孩子的付出,真誠地向孩子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做事情的整個過程有所瞭解。有的時候可以親眼看見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當你在總結孩子成績的時候,不妨詳詳細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出來,結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鳴,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會洋溢在孩子的臉上,誇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