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孩子遵循這4條黃金法則,爸媽省心,孩子開心,巧妙不傷感情
昨天跟昊昊媽一起帶娃去公園玩,説起昊昊打弟弟的事。
我問她,“你發現昊昊打弟弟,你是怎麼做的?”
“有時會打他的小手,有時直接罵他。”
“你這樣做,昊昊會更頻繁地打弟弟。”
很多家長會陷入“懲罰陷阱”,看到孩子出現負面行為,以為責罵一次或者懲罰一次就行了,殊不知,這種懲罰不但有沒讓孩子變好,反而助長孩子的壞行為。
昊昊之所以打弟弟,是因為媽媽關注他比較少,得不到重視的他,發現打弟弟可以獲得關注,儘管他知道這樣做會被媽媽罵或者責罰,但感覺比被忽視好,所以他就更頻繁地“做壞事”了。
如果昊昊媽能換一種方式,比如在孩子不打弟弟的時候誇獎他,多強化他的正面行為,或者弟弟睡覺時,抽出一些時間跟昊昊單獨相處,這樣能避免大腦神經元出現更多負面的連接,孩子反而很容易改掉他的壞行為,甚至在壞行為還沒出現的時候就被阻斷了。
所以,好的懲罰,效率高,傷害小,爸媽省心,孩子還能夠更好地成長。壞的懲罰只會讓孩子陷入不良行為的循環:孩子不開心,故意挑事,父母因為孩子不聽話而大動肝火,搞得身心俱疲。
那麼,有沒有不傷害父母與孩子雙方感情,同時還非常有效的懲罰方法呢?當然有!懲罰孩子時,如果家長能遵循以下這4條黃金法則,帶娃會輕鬆很多:
立即處理
當孩子不斷地重複做一件事,相關的神經元就會不斷地同步發射,使得神經元之間的連接越發緊密,這些神經迴路被頻繁使用,會變得又粗又寬。就好比一條路,經常有人走,它就會越來越寬,沒人走就會長滿,最終被荒廢。
如果孩子做的是負面的事情,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出來制止。要是大腦神經元有了第一次的負面連接,那再次啓動這些神經迴路就相對容易很多,父母再想去糾正孩子的負面行為,就難很多了。
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做出錯誤行為的時候,就要第一時間去制止,避免神經元進行負面的連接;或者孩子即將要做負面的事情之前就阻止他,這樣孩子更容易養成好習慣,父母也能減少教育的工作量,皆大歡喜。
貫徹到底
孩子是天然的科學家,好奇心旺盛並且樂於挑戰。父母的制止,雖然能讓他有所收斂,但並不能完全澆滅他們探索的熱情。
所以,你提出的限制條件一定要清晰有力,貫徹到底。比如,你家孩子用髒話罵人,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不可以”的理由,這樣孩子的大腦就會有一條清晰的行為準則在裏面,當他下次再想用髒話罵人時,大腦會立即檢索到這條信息,並制止他這樣做,也就避免了不良行為的出現。
換一句話説就是,你告訴孩子“不可以”的理由,會內化為孩子的道德行為準則,最終讓他成為一個品德良好的人。
統一戰線
一位寶媽説,她在兒子1歲半之前,從來不給兒子看動畫片,吃飯吃得快,一點毛病也沒有。但後來婆婆幫她帶,吃飯的時候也讓他看動畫片,結果現在吃飯非要看着動畫片才吃飯。
在媽媽這裏不能看動畫片,但到了奶奶那裏可以看,孩子大腦沒有一條清晰的界限,孩子不會把它放在心上,更不會把它當成一個行為準則。
所以在規則問題上家人要達成一致,統一戰線才行,不然你設立的限制條件如同虛設,毫無威嚴可言。
保持冷靜
當家長看到孩子做一些負面的事情,家長要麼大發雷霆,要麼對孩子大喊大叫,這樣做只會令情況越來越糟糕。
大腦是有一個防禦機制的,孩子感受到緊張的氛圍,大腦中的部分結構被迅速激活,繼而干擾掌握限制與規則的大腦皮質的正常運作。這個時候,孩子無法瞭解你所説的話,你説的話再有理,孩子也沒法吸收。
而且,父母處於一個情緒激烈的狀態,他們也是沒法把道理很好地傳達給孩子的。
所以想要限制得以有效實施,最好的辦法是冷靜對待。你對孩子説“不”時,情緒越穩定,態度越温和,語氣越堅定,孩子越容易理解與吸收你的話。
放在以前,兒子做了或正在做危險或不好的事情,我會粗暴地制止他,結果孩子反而更加歇斯底里,母子倆的衝突越來越大。
後來我學乖了,再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做一個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儘可能找到一個可以讓雙方建立信任、防止親子關係惡化的辦法。
比如,在看電視之前跟孩子約定只能看一集動畫,但孩子不守信,非要繼續看,用耍潑打滾的方式威脅我。
換作過去,我怒氣衝衝地直接把電視關掉,但現在的我會拿遙控器讓孩子自己關掉。孩子有主動權,他會更願意聽你的。
要是孩子有點猶豫不決,我會跟他説,“豪豪,雖然你現在不能看電視了,但媽媽可以念一則小故事給你聽(他平常很愛聽故事)。”孩子聽了,愉快地接受我的建議,關了電視之後,我會用大拇指按他的大拇指,表揚他遵守我們之間的約定。
以上的這些方法不但可以讓你設定的限制或家規有效執行,還能跟孩子建立互信,預防親子衝突的發生,父母省心、孩子開心沒創傷,真正做到雙贏!
其實,懲罰不一定就是嚴肅的,如果父母能在這方面多花一些心思,懲罰也會充滿樂趣。我兒子每次給他穿鞋,他都會故意逃走, 我發現他很享受被人追趕的樂趣,深知罵他是沒有用的,就一邊追一邊説,“你這個小淘氣,千萬別被媽媽抓到!”抓到後,我就在他腳底撓癢癢,直到他願意穿鞋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