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杭州網】;
2022年全國癌症報告顯示
中國有406.4萬人新患癌症
其中有接近83萬人新患肺癌
佔新確診癌症人數20.4%
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首位
一種不太常見的肺部腫瘤——
氣管腫瘤
它因咳嗽、氣短
極容易被誤認為肺部感染或是哮喘
如何有效治療?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肺移植及普胸外科專家團隊
用精湛的醫術
在挑戰中“亮劍”
胸悶、氣喘、咳嗽,
37歲川妹子竟是氣管腫瘤
最近幾天,37歲的川妹子媛媛(化名)終於在時隔半年以後再次感受到了順暢的呼吸。多年前,她跟隨丈夫到寧波打工,在她的人生規劃裏,還有許多任務等待完成:賺錢寄給老家的雙親,在村裏蓋一棟大房子,撫養孩子好好學習,別再和她一樣外出打工……
媛媛從來沒想到的是,在實現這些夢想之前,自己差點被長在氣管上的腫瘤給“扼死”。
2022年10月底的某天夜裏,媛媛開始出現咳嗽咳痰,伴活動後胸悶氣喘。這個“哮喘”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當地醫院按“過敏性哮喘”治療後症狀越來越嚴重。
她走不了幾步,就開始喘氣、呼吸困難,喉嚨的位置還會發出令人心驚的喉鳴音,就像鼓風機的聲音。
心急如焚的媛媛被丈夫輾轉帶來浙大一院就診,肺移植及普胸外科主任韓威力主任醫師一聽到她巨大的喘鳴音,就知道她根本不是簡簡單單的哮喘 !
胸部CT檢查發現,一個腫瘤長在了她的氣管隆突(又名氣管隆嵴,是位於氣管分叉處的內面,向上凸起的縱嵴)及左主支氣管壁位置。氣管鏡進一步發現,她的左主支氣管大部分被腫瘤堵住了,腫瘤還長到了氣管支氣管的三岔口“隆突”的位置,嚴重影響兩側肺的通氣。
這就是媛媛咳嗽咳痰、氣喘吁吁、呼吸不暢的真正原因。後面的活檢病理結果為“非小細胞低分化癌”(惡性),如果不進行手術切除,任由腫瘤生長,她隨時可能因窒息導致死亡。
攻克氣管重建難關,
患者終於能正常呼吸
韓威力主任向媛媛及家屬介紹,人體的氣管約9~11釐米,氣管腫瘤是呼吸系統少見的病症,約佔呼吸系統腫瘤的1%。別看它發病率低,但惡性腫瘤佔比60~83%。媛媛氣管上的腫瘤已經伴有隆突下淋巴結的轉移,經多學科討論(MDT)後,決定先進行新輔助化療聯合免疫治療後再評估手術。
經過三個週期的新輔助化療聯合免疫治療,她氣管上的腫瘤較之前明顯縮小,韓威力專家團隊經過術前仔細評估後,決定為媛媛實行氣管隆突重建手術 。
一直以來,氣管隆突手術是普胸外科難度最高的手術之一。手術過程中氣管隆突切斷後,為保證患者正常供氧,需要在手術枱上重新進行氣管插管,配合不順利會造成病人嚴重缺氧;病灶位置特殊,切除後氣管與支氣管剩餘部分的口徑大小不同,會造成吻合口不匹配;如果僅僅是將切斷後的支氣管與氣管兩端進行“套疊”,不僅有可能造成吻合部位的瘢痕狹窄、阻礙通氣,而且會因拉扯增加對接口的張力,存在撕裂的隱患;新輔助化療聯合免疫治療後的患者,更是病灶邊界不清,分離困難;術中麻醉的配合也相當重要……
困難和問題就是用來克服和解決的!手術雖然對肺移植及普胸外科專家團隊提出極大的考驗,但主刀醫生韓威力主任有着豐富的肺移植及局部晚期肺部腫瘤手術經驗,對於氣管、支氣管的吻合非常熟練。
一套行雲流水的手術下來,媛媛的腫瘤被完整切除並實現氣道重建,手術時間僅3小時左右。術後第二天,媛媛就開始下牀活動,術後提示兩側吻合口均通暢,保持呼吸氣道的通暢和良好的肺功能,術後7天她就順利出院了。後續媛媛還要進一步接受放化療治療。
術後氣管重建
出現咳嗽、氣急超過兩週無緩解,
建議做頸胸部CT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非常重要 。氣管腫瘤作為肺部腫瘤的一種,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及胸悶等非特異性呼吸道症狀,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視。當腫瘤逐漸堵塞氣管腔時,會出現喘息症狀,因此經常被誤診為支氣管哮喘。當腫瘤佔位效應使氣管管腔狹窄達50%~75%時,患者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胸悶、呼吸困難症狀。
在肺移植及普胸外科,許多患者就診時,腫瘤往往廣泛侵犯黏膜下組織,難以達到根治性切除。專家建議,如果出現咳嗽、氣喘、胸悶等現象兩週以上無緩解情況,建議到醫院做一個頸胸部CT或者支氣管鏡檢查。若是35歲以上平時長期飲酒或抽煙的人,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建議一年做一次相關檢查,以防萬一。
來源:浙大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