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今年春節時熱播的《囧媽》讓不少人對親子關係展開了討論和反思。特別是劇中的媽媽,從生活到精神上無微不至的擔心孩子、關照孩子,從孩子的飲食到生活、婚姻到生孩子,充滿了真心實意的“為你好”,可在孩子和我們旁觀者看來卻是無邊界的打擾、干涉。

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事實就是這樣,好心未必是在做好事。很多時候家長出自對孩子的關愛、疼惜,卻反而對孩子產生了不良影響,甚至影響未來的親子關係。對比一下,看看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1. 對孩子的行為過分擔心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的擔心、憂慮就伴隨他的一生。但如果對孩子過度保護、恨不得把孩子周圍搭起安全的“圍牆”,反而會限制孩子對世界的好奇、探索,以及對自己的能力的信心。

邊界太多的孩子,看到的世界是單一、恐怖的,對他人缺乏基本信任,無法和別人坦誠交往,長大後問題多多。

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2. 過分強調“贏”的觀念

斯坦福大學教授德韋克通過對400名學生歷時10年的跟蹤研究發現,鼓勵孩子體驗比賽的過程、誇讚他們的進步,會讓孩子產生可控的感覺,知道努力的可貴;

而單一強調比賽結果、並持續用勝利作為衡量水平的唯一手段,等於告訴孩子成敗是無法自己掌握的,失敗就會讓他們束手無策、陷入負面情緒。

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錚錚是個十分好勝的孩子,和爸爸玩遊戲時總是想贏,一旦輸給爸爸就會格外沮喪,甚至憤怒發脾氣,輸得多了還常常邊哭邊説“再也不跟爸爸玩了!”孩子“輸不起”,其實是家長日積月累向孩子強調“贏”、過分注重結果輕視過程導致的。

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3. 立即滿足孩子的願望

很多父母認為無條件的愛孩子就要隨時滿足孩子,這其實是違背孩子對世界的認知規律的——任何事物都不應唾手可得。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兒童心理學家就在不斷研究和強調“延遲滿足”對兒童發展的好處。學會延遲滿足,就是學會判斷短期利益和長遠價值、學會控制自己的短期慾望,是孩子主觀能動性的集中體現。

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平時家長可以嘗試等待幾分鐘再給孩子他想要的玩具,或是提出一個小任務,完成後再領取玩具,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習慣。

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4. “主動”幫他分辨是非

孩子的是非觀怎樣建立?不少家長急於將自己的標準、判斷方式強加給孩子,不管孩子是否能聽懂、接受,天天唸叨“大道理”,反而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神經學科的研究認為,低齡幼兒判斷事物對錯的方式首先從自身出發,繼而在不斷的模仿、碰壁中積累出社會常識和公共道德,形成獨立的判斷能力。

也就是説,社會這所“大學”會將孩子正確或錯誤的方式即時的反饋給孩子,通過不斷的“試錯”,孩子趨利避害的本能會讓他們建立是非觀念,比家長強行灌輸的要實用、適用。

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或者通過一些繪本、動畫片,讓孩子自己思考,逐漸建立是非觀念。

5. 在“飯桌”上妥協孩子

在是非上要求嚴格的父母,在生活習慣上反而經常溺愛放縱孩子。特別是物質生活相對富裕的今天,孩子挑食、餵飯的習慣越來越常見,家長總覺得是小事,對孩子的餐桌禮儀不重視。

其實,吃飯是件大事。孩子在餐桌上學會的不但有細嚼慢嚥、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還有禮敬長輩、關愛他人的教養品德。在餐桌上安靜進餐,體現了孩子的良好家教,也養成了孩子時時刻刻為他人着想的同理心。

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6. 幫孩子避免“小爭搶”

“別搶別搶,我家寶寶玩完就給你!”不少家長帶着孩子出門玩時,很怕自家孩子受欺負,小朋友之間一旦發生爭執就迫不及待阻止,殊不知過度干預會導致孩子缺乏競爭意識,事事指望別人幫自己“出頭”,沒有獨自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得懦弱、卑怯。

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父母無法永遠陪伴孩子,過度關心、保護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好處。孩子需要獨立認識和探索世界,要留給孩子吃虧和試錯的空間,才是真正的“為你好”。

育兒有方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8 字。

轉載請註明: 家長的這5種行為,看似好心卻是在辦“壞事”,看看你做過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