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爺爺奶奶親,還是姥姥姥爺親?科學排序出來了,看你想得對不對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健康

大家好,我是布穀媽~之前看《小捨得》,我對劇中姥姥的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劇中一家子和姥姥住得近,而爺爺奶奶遠在外地。接送孩子上下學、照顧娃的日常,就成了姥姥的事。

姥姥帶娃,這種現象很是常見。甚至在很多家庭裏,姥姥都成了“帶娃主力軍”。隨之而來的,就有一個討論度非常高的話題: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跟孩子更親?姥姥辛辛苦苦帶娃,自然希望孩子能跟自己親。而奶奶又會認為,孩子是“自家人”,當然要跟自己親。那麼,跟誰親這個問題,答案到底是怎樣呢?一:為啥姥姥帶娃更多?網上有一個調查:“你家誰帶孩子?”選姥姥姥爺的網友,佔了一半。也有近三分之一的網友選擇是自己帶。而爺爺奶奶帶娃的,卻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為啥要將孩子交給姥姥姥爺帶呢?

其實,隨着時代的發展,“重男輕女”思想已經慢慢減退。父母不會覺得女兒嫁出去後,就是別人家的了。他們也不會認為,帶外孫是給別人家帶孩子的。再加上如今這一代,很多人是獨生子女,有些家庭只有一個女兒。那女兒生的娃,姥姥姥爺自然也是當孫子帶,不會見外。並且很多媽媽生完娃後,要回歸職場,孩子需要老人幫忙。而交給奶奶還是姥姥呢?我想,大部分寶媽心裏更偏向於姥姥。因為隔代育兒觀念不同,如果在帶娃過程中有分歧,寶媽若跟婆婆鬧了矛盾,就不好調節。而姥姥帶娃,就算有矛盾,母女一場,也不會真計較那麼多。所以,綜合以上種種原因,姥姥帶娃自然就普遍了。

只是,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就是,孩子3歲前,姥姥幫忙帶。而當孩子上幼兒園後,奶奶爺爺就過來照顧日常。那麼,孩子到底會跟姥姥姥爺這邊親,還是跟爺爺奶奶親呢?二:科學排序有人説,孩子3歲前不記事,就算跟姥姥再親,後來跟奶奶相處多了,也就不跟姥姥親了。也有人不贊同,覺得姥姥和奶奶都是親人,沒有親疏之説。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答案?我們來看一下科學的排序:《進化心理學》一書指出:若按照心理親近來排序,孩子與隔代長輩之間的親密序位依次是外祖母、祖母、外祖父、祖父。這種説法主要依據有2點:①外祖母更疼女兒外祖母作為女方的媽媽,會更心疼自己的孩子。當女兒生下孩子後,她會出於母愛的天性,去心疼女兒的孩子。因為對女兒多一份支持,對女兒的孩子多一分疼愛,女兒在家庭以及職場生活中,就會相對輕鬆一點。

雖説祖母作為兒子的媽媽,也會心疼兒子的孩子。但不管是從血緣還是親疏來講,她與兒媳婦之間,還是會有些距離。所以,當女人懷着孕,在產房裏折騰時,更心疼難過的人,肯定是女人的父母。而受“愛屋及烏”的影響,女兒的最愛,也便順理成章被姥姥偏愛了。從這一層面來講,便也解釋了,為什麼姥爺排序會在爺爺前面。②女人“母愛”的天性排序中很有意思的是,女性(姥姥、奶奶)都排在男性(姥爺、爺爺)前面。這又是為啥?姥姥奶奶都做過母親,經歷過懷胎十月、將小嬰兒抱在懷裏哺乳的過程。當家裏添了一個小寶寶時,她們又重新體驗了那種被新生命無限信賴和依賴的感覺。她們比男性更容易融入這種情感中,也比男性更善於表達愛。再加上母愛的“天性”,所以,她們對於小生命的愛,會排在男性前面。

三:還有其他因素不過,世事也無絕對。人與人親疏遠近,會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姥姥姥爺帶頭三年,孩子上幼兒園後又將他“歸還”給爺爺奶奶帶。有人就會替姥姥不值:最困難的時候幫忙帶,結果孩子有記憶力就分開,那孩子還能和姥姥親嗎?其實呀,雖説孩子頭三年沒記憶,但卻是他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時候。他大腦連接的方式,看待事物的角度,都會深受撫育者的影響。而且,孩子頭3年會與養育者建立“依戀關係”,打心底信任、依賴和親近這個人。即便孩子3歲後,在空間上與姥姥產生距離,但他內心裏,卻會為這個人留下一個重要的位置。而奶奶如果對孩子好,並且在生活與之相處,孩子自然也會敬愛、親近奶奶。

又比如家庭裏有多個孩子的。特別是姥姥姥爺自己也要帶孫子,顧不上外孫。那這時候,孩子在爺爺奶奶家相對較多,他不管在心理上還是空間距離上,都會跟爺爺奶奶親近一些。還有就是,孩子喜不喜歡某一個人,還會受那個人的性格脾氣及觀念(是否重男輕女)影響。有時候孩子不喜歡他的性格,那相處再多,孩子也不喜歡。其實對於愛自己的人,孩子都會回報給他愛。所以,不管是寶爸還是寶媽,只要老人對孩子好,我們真沒必要非讓孩子在“誰更親”這事上分個高低。畢竟,不管誰幫我們帶,我們懷有感恩之心就好。我們也不要以單一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感覺。

四:老人帶娃有利弊要不要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很多寶媽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會有些糾結。不讓老人帶吧,自己就無法工作。給老人帶吧,又擔心老人一些觀念落後,影響育兒。其實,咱們可以看看老人帶娃到底有哪些利弊。●先説弊處:老人帶娃 ,確實會受一些老觀念影響。比如我鄰居,跟我差不多同一時候生娃,都是全職帶娃。我母乳餵養娃到2歲,她娃半歲就斷奶了,原因是家裏老人覺得半歲後的奶有“毒”,不讓喝了。結果因為這事,娃來來回回去醫院折騰了好幾次。老人還會因為“隔代親”溺愛孩子。比如吃糖,或者看不得媽媽給娃定規矩,從中阻攔。這會讓媽媽在養育過程中覺得累。

●但也有利一件事情,有弊也就會有利。老人到了晚年,性格會變得温和慈愛,更疼愛孩子。孩子接受了除父母以外的愛,他會成長得更健康,也更樂觀。而且,讓孩子從小體驗不同的養育方式,對他來説,有很大的好處。在與不同的人相處過程中,他能發展出社交技巧,這對以後融入羣體中有幫助。

好啦,關於孩子與姥姥還是奶奶親這個話題,布穀媽就聊到這。有啥想説的,評論區留言喲~【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作者簡介:布穀媽媽,一個善觀察、愛思考、有辦法的媽媽。交流育兒經驗,分享心理知識,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