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説幾年前國家開始施行二胎政策,可是年輕人一想到鉅額的撫養、教育經費立馬就“慫了”更有人直接喊出來養不起的口號,同時這也使得生活中“1 2 N”的養育模式最為普遍。只養育一個寶寶的確會輕鬆許多,作為父母也有充分的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能夠做到事無鉅細。可是這種溺愛式的教養子女真的正確嗎?
前段時間,著名的教育專家,向天下父母講述了一場意義深刻的育兒經。在節目中專家坦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國的確需要父母的關愛,但是愛也要有限度,更要把握好尺度,否則就是過猶不及。另外專家還指出:60%的父母最受孩子們喜歡,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既不過分的放縱孩子,還給他們留下了一定的自由空間,同時通過合適的方式進入到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
60%的父母除了關注孩子的成長以外,更關心如何提高寶寶的綜合素質,例如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他們不會馬上出現在寶寶視野中,而是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行一動,在必要的時候施以援手,這既鍛鍊了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另外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只做到60%,也給自己留下了充足的空間,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整天圍着孩子轉,無論他們遇到什麼事情都會替孩子想好解決方案,結果使得很多“巨嬰”出現,為此關愛不必太多,60%正好,要想做到這樣,天下父母應當怎麼做呢?一起來看看。
1、 不要過度的瞭解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所有人都需要自由 ,可是有些父母真的很難做到,平時通過各種方式監督孩子的一行一動,就連孩子的卧室也要頻繁進出、查看,引起孩子反感弄得彼此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但同時,父母也感到冤枉,自己辛辛苦苦的付出竟然被孩子誤解,不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為此家長和孩子之間也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讓雙方生活的都舒服一些。
2、 不要做到事無鉅細
孩子的成長的確需要家長的幫助,可是過分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是事與願違,結果使得寶寶長大後過分的依賴父母,沒有生活自理能力,使得一個個“巨嬰”、“啃老族”出現,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父母千萬不要包攬孩子一切事物,給孩子鍛鍊的機會,放手讓孩子去成長。
看了這些,你現在知道如何做一名受寶寶喜愛的父母了吧?在生活中,父母給孩子留下足夠的空間也是給自己留下了空間,這樣既能保證家庭和諧,還給孩子們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