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嬰兒因學走路而造成腦損傷,只是父母疏忽所致,目前仍有危險
現在的家長對自家的寶寶都是非常照顧,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出生就要比其他孩子優秀。就拿寶寶走路來説吧,父母都會特別期待與重視,尤其看到寶寶邁出人生第一步。
但近日,南陽一名1歲多的寶寶學走路時,因為4次摔倒導致顱腦損傷至今還未脱離危險,到今天為止寶寶已經昏迷了一個多月!寶寶學走路時,除了做好看護,這些動作都是錯的!
這個摔倒進醫院的寶寶叫樂樂,當時樂樂在自己學習走路,而且當時由於家裏人比較多,孩子也比較多,所以樂樂的媽媽就沒怎麼注意孩子。
當孩子學走路摔倒以後,媽媽也沒顧得上,畢竟孩子多,當時也沒照顧過來,把孩子拉起來以後哄了一下,孩子就繼續玩了,當時沒在意那麼多,但是當孩子第四次摔倒的時候,樂樂媽媽就發現不對勁了,立馬就把孩子送到醫院去了,經過檢查以後,情況也比較嚴重。
所以説,當孩子學習走路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在旁邊進行照看,如果孩子頭部摔傷,有嘔吐、發燒或者精神不好的情況,就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而且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在寶寶摔倒之後,家長拉寶寶起來的姿勢,千萬不能把寶寶的手握住拽寶寶,這樣很容易導致寶寶骨折。
除了這個,家長們對於寶寶學習走路方面的知識也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以防寶寶出現這種情況。
一般來説,當寶寶到了10個月左右的時候,經過去扶欄的站立已能扶着牀欄學會橫步走了,這就是寶寶學走路的開始,但是從扶走到獨自走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期間,父母無疑要起到一個輔助作用,同時,父母還要經常學習一些寶寶動作發展方面的知識,以做到科學合理的輔助孩子學習走路。
首先,父母要明白寶寶走的動作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 10-11月:此階段是小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個階段,當小寶寶可以扶站已經很穩了,甚至還能單獨站立一會兒了,這時候寶寶就可以開始練習走路了。
第二階段為 12個月:蹲是在此階段重要的一個發展過程,父母應該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如此做可以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發展,並且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能力。
第三階段為 12個月以上:此時寶寶扶着東西已經能夠行走了,接下來必須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階段需要加強寶寶平衡的訓練計劃。
第四階段為 13個月左右:此時父母除了還要繼續訓練腿部的肌力,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也是要着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和情況。
第五階段為 13-15個月:這個時候寶寶已經能夠行走良好,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興趣,父母應該在此時滿足他的一切好奇心。
意義:當寶寶開始走路時,就説明他已經具備以下三項能力:
1、寶寶能夠自主性的握住拳,並隨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腳趾;
2、寶寶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經足以支撐本身的重量;
3、寶寶已經能夠靈活地轉移身體各部位的重心,並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四肢,上下肢各動作的發展也已經能協調得很好。
骨骼的問題
有些嬰兒在學習走路時會踮着腳走路。專家表示,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踮起腳尖的頻率來判斷這是否是一種異常現象。如果寶寶能踮着腳走路,有時還能恢復正常狀態,就不用太擔心了。如果你一直腳尖着地走路,建議家長帶寶寶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檢查。
許多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最容易發生意外就是扭傷,再加上這時候的寶寶通常不能表達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細緻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來得知情況。
把握輔助時機
在整個嬰兒期寶寶的動作發展是否正常,關係着生理健康及日後的認知發展情況,如果小寶寶動作發展感覺受阻,不但會影響寶寶日後的學習情況,也會形成心理的障礙,所以父母該時時注意寶寶每個階段的動作發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