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洛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我們都知道,年齡小的孩子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大人在日常生活當中的一舉一動很有可能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當孩子處於模仿階段時,家長應該及時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
有一個3歲萌娃的圖片走紅網絡。從圖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寶寶慵懶的倚靠着門,一條腿自然的搭在另一條腿上面。
遠遠看過去完全就是一個有故事的背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那天寶媽在寶寶睡覺的時候,臨時需要出門辦事,出門之前特意囑咐了寶爸要照看好孩子。
娃娃醒了之後開始到處找媽媽,聽到爸爸説媽媽等一會兒就回來之後,她立刻拿起了自己的小零食,在門邊腰一扭,腿一斜。身子往門上一靠,等媽媽等成了個“望夫石”,看起來十分惆悵。
寶爸覺得孩子的姿勢有一些似曾相識,用手機拍下後仔細一看,原來萌娃模仿的是寶爸自己的行為,這倚門姿勢可以説是和寶爸如出一轍了。
很多孩子在無意識之中會不由自主的模仿大人的行為,這不僅是有趣的一件事,同時也説明孩子正在一步一步的形成自己對世界的認知。
1. 高智商的表現
模仿大人的行為其實並不容易。寶寶需要通過眼睛,大腦,四肢同時運作才能夠完成模仿的行為。
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説,喜歡模仿的寶寶一般大腦皮層都會比較活躍,也就是説孩子的智商會比較高。
2. 記憶力強
當孩子開始接觸到外界之後,他們會通過自己的行為和感受來形成對世界的認知。
比如通過模仿大人的行為來形成自己的行為。這樣的模仿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孩子形成一段時間的記憶。
所以孩子的模仿能力強,也説明了他們自身的記憶力比較強。
3. 觀察力比較強
很多孩子能夠將大人的行為模仿的惟妙惟肖的,實際上是説明了孩子對於細節的觀察能力比較強。
只有孩子的觀察能力比較強,才能注意到大人行為上的細節,從而進行生動形象的模仿。
1. 幫助孩子形成是非觀
孩子在模仿大人行為的過程當中,並不會深究這樣的行為背後有怎樣的本質,他們只會覺得這樣的行為有趣。
所以家長應該及時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從而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2. 讓孩子進行明確的模仿
有些孩子的模仿行為純粹是因為有趣,並不是為了學習。
這樣的模仿是比較盲目的,沒有明確的目的,也不能夠使自己獲得更好的成長。
所以家長可以從孩子的興趣入手,讓孩子明確自己模仿的目標以及模仿的目的,利用正面的形象讓孩子進行更積極的模仿。
3. 家長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在模仿家長行為的過程當中,無法判斷家長行為的好壞。
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展現出不好的一面,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所以家長應該為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在孩子面前營造一個正面的形象,為孩子的模仿帶來更加積極的引導。
育兒問題洛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洛媽媽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