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4味藥的良方,清代名醫吳鞠通,用它調理陽明暑温、水飲結胸
每到夏天,火辣辣的太陽讓人印象深刻。不過夏天於我而言,還是兒時的夏天記憶更加深刻,因為在夏天油菜籽基本該砍回來曬乾了,豔陽高照,家長田間勞作,稚兒倒騰送涼,一派熱火朝天,一派天倫之樂。更深刻的是,抓住大人不在家的機會逮住雪糕狂吃,“悠閒愜意今朝,上吐下瀉翌日”,甚至落下脾胃虛寒的伏筆。
所以,夏季雖然高温,很多人也喜歡喝冷飲或者吃冷東西。然而,雖然夏季十分炎熱,但是也別過於貪涼,空調、冷飲、瓜果、雪糕都要適可而止。尤其是對於家中有小孩子或者老年人的,更是要告知,過食生冷、過分貪涼其實對身體是有害的。
但是在夏季,由於高温的原因,很多人都感受暑邪,從而出現一些暑熱之證。對於暑熱之證,在調理的方略中,醫聖張仲景的方法往往有點“隔靴搔癢”,而温病學家的一些理法方藥往往能夠“正中靶心”。在温病學家中,清代名醫吳鞠通可以説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吳鞠通總結了在他之前的温病名醫們的一些臨牀經驗,再根據自己的臨牀心悟彙編成了我們後世中醫都要學習的經典名著——《温病條辨》。在《温病條辨》中有許多治暑名方,對於緩解暑熱之證大有裨益,比如小陷胸加枳實湯就是其中之一。
提到暑病,大家會想到什麼?中暑?面紅耳赤?神昏?藿香正氣?不是所有暑病都可以用藿香正氣散的,藿香正氣散更適合於暑濕基礎上又外感了一些輕微寒邪之人,像從熱的地方突然轉到吹冷空調的地方、白天熱乎乎晚上散步吹涼風等情況就格外適合。
如果單純的暑熱侵犯,炎熱酷烈,其侵犯人體,多發病急驟,傳變迅速,容易耗氣傷津。若見患者脈象洪滑、舌苔黃滑;還有面色紅赤,身熱頭暈,不惡寒只惡熱,口渴想喝冷水,但是喝了又不解渴,甚至喝了水會嘔吐出來,小便短赤,大便秘結;且觸診有胸下按痛感。
清代名醫吳鞠通認為這種情況就是陽明暑温加水飲結胸所致,所以用醫聖張仲景的小陷胸湯加枳實就可馬到功成。小陷胸加枳實湯是由黃連二錢、栝樓三錢、枳實二錢、半夏五錢等4味中藥組成的經典良方。對於這個方劑的煎服法,吳鞠通認為煎煮所用的水最好是急流水,不要用那種放在水缸裏好幾天的水,五杯煮取到剩二杯的量,分兩次服用即可。
為什麼吳鞠通認為小陷胸加枳實就能獲效呢?從症狀上看,脈洪面赤又不惡寒,説明病邪已不在上焦肌表,入於陽明,由於暑兼温熱,熱甚灼胃液則渴,故而引水自救。為什麼喝了水不解渴甚至會嘔吐呢?這是因為濕鬱中焦,難運化水液,水不下行,反而上逆則嘔吐。所以用黃連苦寒直折暑熱,還能清熱燥濕,配伍栝蔞則可清在裏之熱痰;另有半夏除水痰、轉津液而強胃;再加上枳實,其可苦辛通降,所以能暢達中焦氣機而開幽門,能引水下行也。水熱互結,水去則熱難獨留,故二邪皆被導出體外,病因不存則症狀自消,猶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古代的製冷技術不如當今便捷,雪糕空調之流更是聞所未聞,井水鎮西瓜就是普通老百姓最大的享受了,不過就連這樣的“涼爽模式”也能讓部分人腹中冷痛、吐瀉難止,只能説明養生真的在朝朝夕夕中,是心性的磨鍊。當然,酷熱給人造成的不適,還是在炎熱的夏季最為突出的。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別小看酷暑的威力,適當的納涼和飲冷也是可以的,只是要保持一個度,別簡簡單單的以冷制熱,這樣有可能會導致出現暑證,我們應當盡力順天時,調節自己身體適應天地變化的能力,一味依賴外力抗衡其實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