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温升高,春光明媚,不少人迫不及待地換上春裝,有的年輕人甚至已經穿上夏裝,但初春時節,雖然白天温度大幅回升,但早晚温差依然較大,老話説的好“春捂秋凍”,建議大家還是應該先“春捂”一段時間,避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那麼“春捂秋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為大家聊聊這“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一句諺語,是人們維護身體健康總結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春捂是怎麼個捂法?
一、背部保暖可以預防寒氣損傷督脈。減少感冒。
二、腹部保暖有助於預防消化不良和腹瀉。
三、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所以要避免着涼。
四、腳下神經末梢豐富,做好保暖才能讓身體暖和。
春捂
“春捂”就是説春季,氣温剛轉暖,不要過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温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温變化又大,俗話説“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過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氣温下降,就會難以適應,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而入,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秋凍
“秋凍”就是説秋季氣温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鍊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温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温的適應力。同樣道理,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温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温回升,出汗着風,很容易傷風感冒。
當然凡事皆有個度,“春捂秋凍”並不排除根據氣温變化適當增減衣物。人們的體温總是要保持攝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調節,同時也要靠增減衣服來協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過於單薄,這樣的“春捂秋凍”就過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一方面是氣温變化大,同時與衣着調適不當也有很大關係。
同時“春捂秋凍”也應因人而異。對於中老年人、體質較弱的人尤其要保暖頭、手、足這三個關鍵部位,切勿盲目“春捂秋凍”。就算對體格健康的人羣,“春捂秋凍”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春季不注意保暖,天一熱就急忙減衣服,稍不注意就會着涼感冒發燒,甚至還會在上了年紀之後出現膝關節疼痛。而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時,保暖還是尤為重要。
在這“春捂秋凍”的"非常"時期,也需掌握一些養生之道。
專家提醒:
第一:天氣冷時及時增衣,天氣暖和時也應適當"春捂",以避免外感風寒;
第二: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避免元氣外泄、耗氣傷陰;
第三: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第四:飲食上要減肥膩、少吃葷、多食新鮮蔬菜。
市消保委特聘專家:朱愛勇
教授博士生導師
臨牀醫學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後
上海市健康科技協會護理健康科技專委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