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讓3歲孩子知道哭很討厭?別再壓抑孩子天性了,那隻會毀了他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健康

前幾天,我到同事家做客,原本正在一旁獨自玩着玩具的孩子,捧着積木來到同事身邊,想讓媽媽幫他把積木拼完。
“待會再弄,媽媽在跟阿姨聊天,打斷別人講話是很沒禮貌的。”
一開始,同事還比較有耐心,勸説孩子自己去玩。可孩子依舊不依不饒,同事的脾氣一下子上來了,對着孩子直接呵斥了一番。
“不會玩就別玩了,你再鬧我把你的玩具通通扔掉。”
孩子卻鬧得更起勁,直接哭了起來。我們的談話被迫中止了。正想提前離開,讓同事好好安撫孩子,同事卻一把把孩子拎回房間,還把房門關上。
“你愛哭,就在裏面哭完了再出來。”
後來,我問起同事是否會擔心孩子做出什麼偏激的事情,同事卻習以為常。
“他總愛哭,哭得我心都煩,還一天哭好幾回,這是壞毛病,不能慣着。”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看到類似的情景:在開車途中,在電影院裏,走在大街上、商場裏,孩子説哭就哭總是讓家長十分頭疼的一件事。
在大眾認知裏,哭鬧的孩子是不懂事的,是惹人生厭的,是不會體貼的。但有時候,我們對孩子提出立刻“停止哭泣”,也是不合理的。
沒有人天生就喜歡哭鬧,孩子也一樣。
每一位父母都會希望教養孩子是一個輕鬆不費勁的過程,可是不尊重孩子的生長規律,發育特點的“揠苗助長”式教養,只會帶來更多的“麻煩事”。
家長只有理解孩子的情緒,才能真正有效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帶給孩子切實的安全感。
1壓抑孩子的天性,是父母的不成熟
心理學者Susan David曾指出:讓孩子停止哭並迅速變得開心,會讓孩子的情緒敏感度變得非常低,未來的情商也會受影響。
但其實,一味地命令孩子不許哭,壓抑孩子的天性,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
1.漠視孩子的生理需求,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3歲,孩子已經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叛逆期。
心理學家總結這個階段孩子的主要特徵:不懂得控制情緒、缺少關愛和安全感。
3歲以前,孩子吃飯有爸爸媽媽喂,走路有爸爸媽媽扶着;3歲開始,孩子逐漸擁有了自我意識,很多事情都能夠自己去做,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孩子更加獨立,會對周圍的環境更加敏感。
電影院太黑了,孩子心生害怕會哭;飛機飛行過程中,氣壓壓迫耳朵,孩子十分不舒服會哭;在朋友家裏,媽媽總是抱着別人家的孩子,缺少了關注孩子會哭;父母覺得自家的孩子失禮了,不分場合哭鬧,直接説教一頓,孩子委屈了哭得更兇……
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只看到孩子“哭”的表象,只求一個“不哭”的結果,而漠視掉其中孩子生理、心理的不適感,反而會讓孩子對當下的環境產生陰影,加劇了他的應激反應,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2.堵塞了情緒發泄口,更難走進孩子的世界
如果説,孩子的哭鬧也是他跟父母對話的方式之一,讓孩子不哭,相當於給他傳遞了錯誤的訊息,爸爸媽媽不想跟你溝通了。
同事小志媽每每談起自己的孩子總是一臉遺憾,小志今年4歲了,對着她總是藏着掖着。
孩子會跟奶奶撒嬌要玩具,會跟爸爸關起門來説點悄悄話,也會把自己的日記分享給鄰居看,可唯獨當他們母子兩人獨處時,小志不鬧“小情緒”,也不愛表達。
可記憶中,孩子在2歲多的時候還不是這樣的。他也會哭着找媽媽;會每天守在門邊等媽媽回來,給她分享好玩的玩具,只是這些熱情都被她的冷漠給擊退了。
那時候我的眼裏只有自己,只有工作,如果我多關心關心他,是不是就不一樣了……
3歲的孩子,對家長有了不滿,內心不舒服卻又不知道如何跟家長溝通,不像大人一樣能做好情緒管理,就只能大哭不止。
這時候,父母的關心會成為安定孩子情緒的良藥;而堵塞孩子情緒發泄的出口,卻會給孩子的世界上鎖。
你以為關上門世界就清靜了,其實只是孩子不願意再麻煩你了。
2教養孩子沒有輕鬆的方式,要用心
想要避開上述對孩子情商和天性造成的不良影響,教育出一個健康快樂,既不嬌氣又懂體貼的孩子,家長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
在一次訪談裏,郭麒麟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就有説不盡的委屈。
小時候,郭德綱老説郭麒麟愛哭,讓他吃白菜會哭,打羽毛球摔倒了也會哭。
可實際上他連兒子哭的真正原因都不知道。
吃白菜哭了,是因為大家都有椅子坐,而他只能坐在樓梯上,一個人吃着自己不愛吃的飯,也沒有人來關心自己。
打羽毛球摔倒哭了,是因為他倒在草叢裏卻沒有人來扶。而此時郭德綱還跟別的孩子旁若無人地接着打,這個畫面着實刺激到了郭麒麟。
大人們總愛説“多大點事呀”,可是小孩從來不會在乎事情是大是小,他在乎的只是當下的感受。
很多在大人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往往在孩子那裏卻特別重要。孩子難過的更多時候並不是因為這件事本身,而是因為這件事情引申的其他含義。
所以我們有什麼道理要求孩子不要哭?孩子是可以哭的,是可以擁有宣泄自己情緒的方式的,而不是讓他們來將就大人的情緒。
蔡少芬經常告訴自己的女兒:“如果你覺得委屈了,哭吧,哭沒錯的。只要不要讓情緒一直停留在裏面就可以了。”
哭不討厭,也不丟臉,大人或孩子都會擁有自己的情緒,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父母允許孩子哭,是在給他傳遞最大的善意:總有人會關心你,願意理解你。有什麼事情,都可以跟爸爸媽媽講。
3當孩子哭鬧不止,可以這樣做
現實中,面對孩子的哭鬧,很多家長會感到頭疼和無奈,但其實只要家長能夠回應孩子“求助”的信號,孩子的情緒是很容易能被安撫下來的,也不會養成用眼淚來解決問題的習慣。
當孩子哭鬧不止,家長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
1.陪孩子看世界
關於父母為什麼不能理解孩子,知乎有這樣一個高贊回答:大人從來沒有真正蹲下來陪孩子看世界,而是要求孩子來將就他們的世界。
可是讓孩子理解大人的世界、大人的想法是有難度的,我們卻可以從孩子的位置和高度看問題,因為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
在孩子做着一件事情的時候,多留心一下他的心情,他的行為方式。他為什麼想要離開一個地方,為什麼這麼想要一個玩具,又是為什麼選擇了哭的解決方式。
再細細觀察,孩子每一次哭鬧的持續時間是多久,什麼樣的方式可以最快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要知道孩子很多不可理喻的行為都是能從他們的視線裏、感受裏找到答案的。
2.做孩子情緒的引導者
孩子哭鬧的原因可以各種各樣,但胡可總可以在第一時間,以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方式去應對。
抱住他,輕輕拍着他的後背跟他説“我知道,我知道”,孩子很快就能安靜下來。
張傑也是如此。抱着孩子,能讓孩子覺得很安全。如果他繼續哭,就給孩子安全的聲音,比如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在呢”,或者在他耳邊哼一首小曲。
家長可以藉助外力,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減短孩子在悲傷情緒裏停留的時間。吃點好吃的,玩一下玩具,先讓孩子冷靜下來,再循序漸進地找出原因,捕捉孩子敏感的內心世界。
父母要成為孩子不良情緒的引導者是一門學問,這也是家長學會控制自我情緒很好的過程。
3.以朋友的姿態,耐心陪伴
最美好的親子關係,莫過於像霍思燕跟嗯哼一樣,彼此成為最好的朋友。
霍思燕也曾擔心孩子跟自己不親,哭的時候也不願意説話,她諮詢了心理醫生才得到了答案:
真正想跟孩子成為朋友,走近孩子,應該去看他怎麼做。順着孩子的行為去幫他解釋,孩子就會覺得你很懂他。而不是老跟孩子説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孩子自然也就不願意靠近父母了。
作為孩子的朋友,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你是否能耐心等待孩子哭盡興,是否能耐心地在孩子情緒平復以後,陪着孩子回顧分析一下整件事情,到底是哪裏出現了問題。
不反對孩子哭,不代表鼓勵孩子去哭。適當的契機,家長需要讓孩子意識到,哭是沒有用的,不要依賴這一種方式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下次他就不會這樣了。
或許這個過程會費心一點,但這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長遠工程,儘可能讓孩子不再哭泣,而不是告訴他“你不許哭”。
每一個從孩童時期走過來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哭過,委屈過,有的孩子很幸運,當下就能把心結解開,而有的孩子只能一輩子把心事藏在心底。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我們始終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能被理解,被尊重,哭了會有人關心,不舒服會有人安慰。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先能帶給孩子的温柔。
真正用心的教養,愛一個孩子,是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耐心多一些,脾氣少一些;理解多一些,干預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