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了……你媽喊你穿它了嗎?
本文專業知識由福建中醫藥大學李燦東教授、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陳淑嬌主任醫師提供
“吃了寒露飯,不見單衣漢”
寒露已至
按照氣候規律
這段時間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
很多地區迎來雨雪,氣温“大跳水”
有的甚至已經開始“入冬”
面對“變幻莫測”的氣温
大街上有人穿短袖,也有人穿棉襖
在這忽冷忽熱的季節裏
到底該穿啥
雖然秋冬裝早已擺進了商場櫃枱
但是總有人倔強地用
“春捂秋凍,百病難碰”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之類的老話俗語為藉口拒絕添衣
穿着短袖、九分褲
在秋夜的冷風中瑟瑟發抖
大家一定都聽過“春捂秋凍”,但是
“春捂秋凍”該怎麼理解
這樣做科學嗎
哪些人適合“春捂秋凍”
我們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春捂秋凍”該怎麼理解
“春捂秋凍”的意思是
“春不忙減衣, 秋不忙加冠”
也就是
春天不要急着早早脱掉厚衣服
秋天則要晚點穿棉衣
春天穿衣服要儘量保暖
而秋天則在一定程度上要挨點凍
從陰陽的角度看
人體的陰陽變化與自然環境的改變相適應
“春捂秋凍”也是一種養生之道
春天,萬物復甦,陽氣初生。氣温轉暖但寒氣依舊,陽氣初生而未盛, 陰氣始減而未衰。此時的“陽”就好像是剛萌芽的幼苗,我們要防寒保暖,對應養生的要求就是“春捂”,只有這樣陽氣才能不斷生髮,才會有夏季陽氣盛滿的繁茂景象。
秋冬交際,氣温開始逐漸降低,人體陽氣亦開始收斂。夏去秋來是從熱到冷的過渡階段,適當“秋凍”,人體體温緩緩下降以適應自然,接受一些冷空氣的刺激,既利於肌表之緻密和陽氣的潛藏,又利於鍛鍊人體的應激能力、耐寒能力。使“陰平陽秘”,能夠起到顧護陽氣的作用。
因此
“春捂秋凍”的正確打開方式應當是
根據氣候變化靈活地增減衣物
通過正確應對氣候變化
提高人體正氣、預防疾病
這與中醫“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理念
是一脈相承的
哪些人適合“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的目的
是使機體與自然界的變化相統一
使人體陰陽與四季輪轉相適應
而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身體狀態不同
所處地域環境也不同
體內的陰陽狀態並不一致
因此“春捂秋凍”並非人人皆宜
不能一概而論
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四川成都的林先生一家,想着“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結果陰雨天也讓家裏的小孩子只穿一件T恤。小朋友因為爸媽的“全家一起秋凍”策略,硬是被凍進醫院了。
陽氣足、體格壯實的人
可適當“秋凍”
但體虛、老幼等人羣應以保暖為要
此外,若患有各種慢性病
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
均不適合秋凍
“秋凍”也要結合地理位置科學看待
身處北方寒冷地區的朋友
要好好保暖
先保持好温度再談風度
而温暖南方地區的小夥伴們
可以放心“凍一凍”
“春捂秋凍”要注意什麼?
《內經》有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生活環境相對穩定
所以其“春捂秋凍”的程度是很有限的
養生應與氣候變化相協調
否則就違背了養生的初衷
西安市雁塔區長延堡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醫生指出,今年國慶節後,西安氣温下降了十多度,最近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發燒等病症前來就診的人很多。這種急劇的氣候變化不同以往,醫生提示,不提倡秋凍。
“春捂秋凍”
要靈活掌握突變的氣候
及時地增減衣服
必要時仍需適當保暖
從時間節點上看
“春捂”適用於立春至春分之間
“秋凍”適用於立秋至秋分之間
不可一味地“凍”
科學“春捂秋凍”
還需注意這四個部位千萬不能“凍”
脖子“秋凍”易感冒
肚臍“秋凍”易腹瀉
膝部“秋凍”易患關節炎
雙腳“秋凍”寒入身
此外
也可以多做户外耐寒鍛鍊
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
但無論何種活動
活動量都不宜過大
當週身微熱,尚未出汗,即可停止
太極拳、八段錦、慢跑和散步等都十分適宜
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練到大汗淋漓
使陽氣外泄、傷耗陰津
削弱機體的抵抗力
步入秋天
天氣越來越涼
保持良好的飲食與作息習慣
實時調節自身的陰陽並加以鍛鍊
才是最好的養生防病之道~
● 精彩回顧 ●
編 輯丨劉少渝、雷黃偉、周曉琳、陳偉星
校 對丨鬱惠穎
校 審丨姚其煌、張欣悦
值班編委丨徐興邦
,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人民日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