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5歲的老王已經患高血壓十年了,他並未對此病症給予足夠重視,總是斷斷續續地吃降壓藥,病情控制得不穩定。
老王有一個習慣,他特別喜歡吃油炸花生米。他聽説過花生有利於血管健康,可以降低血壓。於是,老王買了很多花生回家,將它們做成了油炸花生米。
兩個月前,老王突然感覺到下肢無力,走了沒幾步路就腿軟摔倒在地上,想要呼救卻吐字不清楚,旁人路過發現後急忙將其送往醫院,後經過檢查,老王被診斷為“大面積腦梗死”。
儘管醫生全力搶救,老王還是沒能挽回生命。
醫生跟家屬瞭解病情之後,認為老王的腦梗發作有諸多原因,如老王經常攝入油炸花生米,但這些花生米富含高脂肪和飽和脂肪酸,對於血壓和膽固醇控制極為不利,而老王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一、花生是心血管“禍根”?研究揭曉真相
花生一向有“長壽果”之稱,為什麼會有“心血管禍根”的説法傳出?其實,這種觀點的出現,主要是由於花生高脂肪含量所引起的一些誤解。
每100克花生中約含有49.24克脂肪,這使得一些人擔心脂肪攝入過多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然而,花生中的脂肪絕大多數屬於“好”脂肪。
這些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這類脂肪酸對人體有益。它們能幫助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善血脂狀況,並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此前,就有不少研究發現花生對心血管的益處。日本大阪大學研究人員在心血管疾病頂刊" Stroke "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
研究發現,與不食用花生的羣體相比,每天食用約4-5個帶殼花生,缺血性中風、總中風以及心血管疾病總體的風險分別降低20%、16%、13%。
另一項發表在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則發現,吃花生能延緩血管動脈硬化進程——在高脂肪飲食的基礎上,額外攝入85克(約3盎司)花生可以減緩血液中脂質的增加速度,從而對心血管健康產生積極影響。
實驗中,研究對象在用餐時食用花生,結果顯示飯後血液中甘油三酯的上升速度變慢。
論文作者Kris-Etherton教授解釋稱,這是因為飯後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增加速度減慢,可以防止血管擴張能力下降,從而保持動脈的彈性。
二、花生是骨質疏鬆、癌症的“發物”,要少吃?
關於花生,還流傳着它是骨質疏鬆、癌症“發物”的説法,實際上,花生真的沒有想象中那麼多“危害”。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臨牀營養科醫師蘭茜曾闢謠過“花生致癌”的説法,她解釋,適量攝入花生所產生的花生凝集素水平相對較低,對人體健康基本無害。
相反,花生的攝入對於降低某些癌症風險可能具有積極作用。比如花生紅衣中的抗氧化物質原花青素,是控制原癌基因的一種抑制劑,能夠抑制原癌基因活性及其下游的信號通路。
因此,重要的是要注意花生的攝入量,保持在健康飲食的推薦範圍內。
至於骨質疏鬆方面,花生中鈣含量高,中老年人吃花生還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但想要達到良好的效果,還需配合均衡飲食、充足的鈣和維生素D攝入、定期鍛鍊等行為。
其實,花生富含單不飽和和多不飽和脂肪酸,這些健康的脂肪有助於改善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同時,花生中的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特別是賴氨酸)對提高智力和記憶力有益。
此外,花生中的可溶性纖維有助於排除體內有害物質,促進腸道健康。綜上所述,適量食用花生對血管健康是有益處的。
三、醋泡花生能降血壓?2種花生要少吃
實際上,醋泡花生並不會比普通花生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主要區別在於味道和食用體驗。醋泡的過程可減少花生的油膩感,同時提升食慾,使其更加開胃。
從營養角度來看,生吃花生可能保留其內含的維生素,以及諸如多酚和黃酮類的生物活性物質。
雖然花生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對健康有益,但由於它仍屬於高脂肪食物,因此過量食用可能對健康不利。根據2022年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成人每天建議攝入的堅果量大約為10克。
而對於一些特定人羣,如心臟病患者、高血脂患者、以及需要特別控制熱量攝入的個體,要控制花生的攝入量。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以下2種花生需要謹慎食用:
1、油炸花生
油炸後的花生油脂含量會顯著增加,若不自覺食用過量,會導致過高的脂肪攝入,可能引起肥胖,並對血糖、血脂和血壓造成不良影響。
2、黴變花生
在生長和加工過程中,花生容易被黃麴黴菌污染,其產生的黃麴黴素是公認的強致癌物,易損傷肝臟。因此,應避免食用外殼變黑、果仁發軟、顏色變為黃褐色或黑褐色,或有苦味、酸敗味、黴味的花生。
儲存花生時應放置在乾燥、低温、通風的環境中,特別是新鮮花生,應在曬乾後再進行儲存,以防潮濕導致黴變。
總而言之,適量攝入未加工的花生可為健康帶來多方面的益處,但需避免過量攝入及選擇不安全的食用方式。
參考資料:
[1]《花生究竟是“長壽第一果”,還是“心血管禍根”?醫生提醒:4類人最好別吃,否則不養生反傷身》.家庭醫生.2023-09-25
[2]《Stroke:亞洲羣體研究,每天吃5個花生,降低心臟病風險》.醫諾維.2021-09-11
[3]《吃花生能軟化你的動脈,強壯你的心臟?》.中國生物技術網.2017-04-0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