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話是一門藝術是普遍人認同的觀點,在這個“説話”裏面就包括父母對孩子的説話方式。父母的一言一行,總是在無形中影響着一個孩子的性格。平時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總是會因為情緒的問題而大聲説話,但是殊不知,這樣言語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一大片陰影。與大聲叫喊方式相反的是低聲教育,它才是父母真正應該與孩子説話的方式。今天,大家一起來聊一聊低聲説話這一門藝術。
平時生活中,小孩考試不及格或者是將家裏弄得很亂都是很常見的現象,當父母面對這樣情況會如何處理呢?第一種方式就是大聲罵孩子,有的孩子默默接受,但心裏充滿恐懼,他們擔心的不是犯錯,而是害怕會被父母訓斥;有的孩子則大聲地回應父母,心裏只想和父母對着幹。其實,這時候父母還可以選擇另外一種方式,那就是降低自己的聲音,面帶嚴肅地跟孩子溝通。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將你的話聽進心裏,也不會讓孩子產生恐懼感。那接下來,讓我們來聊一聊打開低聲教育之門的正確方式。
首先是要降低聲調。父母想要教育孩子,就必須以身作則先做好自己。低聲去教育孩子,不僅可以讓雙方集中注意力,也可以避免孩子有過激的情緒。生活中有遇到過父母高聲罵孩子,但是孩子卻不敢去回應,日積月累後孩子就逐漸產生了自閉心理。其實孩子有錯誤或者產生心理問題,都不是父母所想要看到的結果,所以,父母必須將低聲説話作為自己教育孩子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就是使用恰當的措辭。對很多父母來説,遇到孩子的犯錯時很難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在飯桌上很容易孩子將自己喜愛的食物端到自己面前,這時候很多父母都會直接説:“這個菜是隻給你一個人吃的嗎?一點禮貌都沒有!”但其實換成“寶貝,媽媽很喜歡你,可是你的行為是錯的,好的東西應該是跟大家一起分享才對,所以不能只放到你的面前。”這樣的低聲語氣,是更多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
第三是把自己的期望與孩子溝通。父母都會想要孩子取得高成就,但是將期望壓在孩子身上就是不對的。當孩子考試不理想的時候,父母不應該就直接進行打罵,而是應該與他講教育的好處以及激發他未來的夢想。孩子夢想的實現,不只靠自身努力,父母的鼓勵與支持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比如去逛公園的時候,孩子會因為天真而去踩草地,這時候父母不應該直接對其進行大聲地教育,而是應該將其拉到身邊,對他説“它們都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好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每個孩子都有他的自尊心,父母要做的不是去一步步敲碎它,而是讓孩子感受到尊重與愛。
心理學家曾經調查並總結過,孩子們更能接受低聲教育,因為低聲可以讓雙方都冷靜下來,最終才能有夠的理智去處理矛盾。
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裏,教育的藝術顯得越來越重要。分享完這篇文章,大家平時是怎麼和孩子説話的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