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啥時候出第一顆牙?出牙晚是為何?如何幫寶寶緩解出牙的不適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健康

出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不來吧,你盼它來,來了吧,你又比寶寶還痛苦。

經常看到媽媽們説:“最近寶寶要出牙了,夜裏一直鬧,一小時就得醒一次……”

光是聽着,就已經讓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了。

出牙真的這麼恐怖?會讓天使變惡魔,睡神變睡渣嗎?

出牙晚真的是缺鈣,要狂補一下嗎?

……

今天咱就好好來説説,寶寶出牙這件事兒。

大多數情況下,寶寶會在4~7個月的時候萌出第一顆牙齒,一般是在下門牙的位置,出1顆或一起出現2顆的情況都有,極少數的寶寶會先長上門牙。

大概有不到0.1%的概率,嬰兒會從孃胎裏帶着牙齒出生,或出生一個月內就長牙,這種情況要儘快找牙醫給看看——假如長得很穩固,那就留下;假如沒有牙根結構並且還很鬆動,那就需要儘早拔掉了,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它會掉,萬一嗆入氣管引起危險就不好了。

當然,也有出牙比較晚的情況,寶寶8/9個月才出牙的也很常見,事實上,只要是1歲以內出牙的都算比較正常,也有極少數情況,即使沒有任何健康方面的問題,寶寶也會在1歲之後才出牙,但假如已經18個月了還沒出牙,那一定就是有問題了,要及時尋找原因和治療,這個問題我會在下面細説。

寶寶在出牙時常見的症狀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流口水,牙齦腫脹,抓耳撓腮,逮着什麼都啃,食慾下降,睡眠變渣……

但是,有這些表現不代表一定就是在出牙:

流口水,可能只是因為唾液腺比較發達

牙齦腫脹,可能只是因為有真菌寄生

逮着什麼都啃,可能只是因為在“口欲期”

睡眠變渣,很可能是因為父母的過度幫助而導致缺乏入睡的能力

所以,判斷寶寶哭鬧是否是因為出牙,還真是一件很考驗技術的活兒。

在糖豆2個多月的時候,全家就在懷疑他出牙了,因為那個時候他開始飈口水,並且愛摳嘴、脾氣還很大,牙齦上還有2個凸起的白點,最重要的是睡眠特別糟糕……怎麼看怎麼像是在出牙,於是開始各種忍他,斷斷續續“疑似出牙”到4/5個月,牙還是沒長出來,但睡得卻是越來越渣了。

事實證明,我家糖豆哭鬧根本不是因為在出牙,只是睡眠習慣糟糕而已,後來通過睡眠訓練解決了他的睡眠問題,他就每天都笑呵呵的了,最後在他10個月時才出了第一顆牙,並且在出牙時除了流口水外並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想起來我那幾個月忍得,實在是太虧了。

而閨蜜家屁兜在出牙的時候,表現得也很不套路,他從2個月開始流口水、摳嘴、啃東西,從來沒斷過,所以不能以此來判斷是否在出牙。他出牙唯一的症狀就是晚上入睡困難,又哭又叫,要哄很久才能入睡,但睡着了也不總是醒,白天也很高興的樣子,看不出來有不適。每次出牙就“入睡鬧”個2/3天,出完了就又到點倒頭就睡了,也是挺神奇的。

每個孩子的出牙症狀都不盡相同,鬧騰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太一樣。所以,假如只按照流口水或睡渣的程度來判斷,非常容易把“出牙”當成一個筐,把因為作息不規律以及睡眠習慣差而引起的鬧騰,都往裏裝,之後被動忍受,導致習慣越來越差……這樣時間久了想再改過來就困難了。

個人經驗哈,最準確的判斷依據就是去摸牙齦,當時因為糖豆太鬧騰了,我還專門問過兒醫,兒醫就用手仔細地摸了一遍,很確定的告訴我,你家寶寶根本就沒在長牙。

所以,當寶寶不明原因在鬧騰,你懷疑是因為出牙的時候,不妨洗乾淨手去摸摸他的牙齦,假如你能感到有明顯的尖鋭,甚至有點扎手,與摸其他區域的牙齦的感覺有明顯的不同,那就是出牙了;假如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摸起來還很柔軟的,那就肯定是其他的原因,別再往“出牙鬧”這個筐裏裝了。

從我的經驗來看,出一顆牙鬧騰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3天。假如你家寶寶是好幾顆牙連着出的,那鬧騰的時間會稍長一些。

你也可以從出牙的程度來判斷,當小牙萌出的時候,是一個“小尖尖”先戳出來,這個時候是鬧得最厲害的,當牙齒的整個橫截面出來之後,出牙痛就會消失,寶寶就會恢復正常。

一般第一顆牙鬧騰得會比較厲害,之後的不適程度會逐漸降低,到了出第4/5顆牙的時候,孩子甚至已經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了。

其實,出牙的疼痛也不是特別的疼,大概就是酸脹的感覺,不會比你長智齒更難過的,只不過敏感的孩子會感覺很不爽,反應會更大一點。

所以,出牙這件事,也不必太害怕,或太玻璃心,它也就是幾天的事情。

雖然有許多媽媽都會言之鑿鑿地説:“我家寶寶一出牙就發燒,流鼻涕,或拉肚子”,但這件事並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出牙本身其實並不會導致這些症狀,有這些症狀肯定是因為細菌或病毒的感染。

推斷起來應該是寶寶在出牙的時候,口欲增強,啃的東西太多了,導致口腔黏膜接觸到了比平常多的細菌或病毒,從而產生了一些輕微的感染現象。

所以,假如寶寶有發燒,流鼻涕或拉肚子的症狀,還是要密切觀察,不要大意了,更不要推到“出牙”這件事上不作為了。

1.冷敷

低温可以麻痹痛覺神經,降低局部血液循環,而且還有消腫的作用,所以這是一個緩解出牙痛的好辦法。

可以把一塊乾淨的紗布蘸水擰半乾之後,放在冰箱裏降温,拿出墊在你的手指上,按摩寶寶腫痛的牙齦。

可以把寶寶的牙膠或安慰奶嘴,放到冰箱的冷藏室裏(注意不是冷凍),之後在它涼涼的時候拿出來讓寶寶咬,以此來緩解疼痛。

假如寶寶已經可以吃手指食物了,也可以把一些煮好的水果、蔬菜條放進保鮮室降温變冷了,再拿出來給寶寶啃,會讓寶寶更有食慾。

當然,假如寶寶並不想吃東西,只是想啃冷的食物,也可以給寶寶啃一大塊生的冷的蘿蔔來舒緩出牙痛。總之,想辦法用各種冷的東西接觸牙齦就好。

2.壓力

出牙的寶寶會喜歡對牙齦施加壓力,因為它讓大腦神經轉移了注意力,會減輕對於疼痛的感受。所以,假如你家寶寶拒絕接觸冷藏物品,不妨提供給他一些乾淨的室温物品讓他啃咬,包括牙膠,玩具,紡織品等等,當然寶寶可能會很挑剔,那就多提供幾樣,直到找到他喜歡的方式為止。

注意,市面上售賣的那種磨牙棒不一定適合你的寶寶,一定要挑完全不含糖或鹽的,並且不會大塊斷掉的才可以給寶寶吃,這個標準很難達到。假如買的磨牙棒不合標準,拋開會很甜不説,若是容易咬着咬着就斷了一大塊在嘴裏,嗆到氣管裏,這對小寶寶來説也是很危險的,所以給寶寶買磨牙餅乾來咬一定要慎重,若你的寶寶還沒有開始吃輔食,那千萬不要給他啃磨牙餅乾。

假如你的寶寶不喜歡咬東西,你也可以洗乾淨手給寶寶的牙齦按摩。

我家寶寶出牙痛的時候,兒醫非常簡單粗暴地讓我直接喂寶寶吃嬰兒泰諾林,當時也覺得醉了,他們是覺得泰諾林包治百病嘛……

後來查了一些資料,發現國外這樣的做法還挺普遍的,只要不超過限定的劑量,泰諾林對嬰兒來説還是一個非常安全的止痛藥物。(情況不嚴重,儘量不用)

假如你家寶寶因為出牙痛實在太鬧騰了,睡不着很痛苦,那其實吃一點也是不打緊的。之前有一些媽媽喜歡在寶寶牙痛時用麻醉止痛啫喱,反應説效果也是很好,塗上一會兒牙齦就麻木了。

但這種外用的麻醉啫喱已經在2016年9月被AAP叫停了,原因是發現許多起嬰兒抽搐、呼吸困難等副作用的案例,不是很安全,所以特別不建議家長給2歲以下的寶寶用這種方式來止痛。所以,對於寶寶出牙痛這個問題,能不使用藥物就儘量不要使用吧!

1.基因原因

假如爸爸媽媽有出牙晚的歷史,孩子也會傾向出牙晚些,最晚也有十幾個月才出的,完全就是先天的原因,並沒有任何健康的問題。

2.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特別是缺鈣或維生素D,也會導致出牙晚。但是營養不良或缺鈣,肯定不止只有出牙晚這一個症狀,還會有體重過輕,身高過矮,精神萎靡,體型特別弱等問題。

就我們如今這個時代的營養水平,真的很難因為營養不良而出牙晚,假如你家寶寶生長狀況良好,每日攝入足夠的奶製品和維生素D(户外活動時間充足,不用專門補充),就沒有必要因為出牙晚而懷疑到營養不良上來,更不必亂吃補劑。

3.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減也會導致出牙晚,但甲減也會引起其他的問題,包括關節疲勞,虛弱,頭痛及僵硬。甲減的嬰兒走路、説話都會特別滯後,並且會超重。嬰兒甲減是非常罕見的,一般不會是這個問題。

假如你的寶寶直到13個月時還沒有長牙,可以與醫生討論一下,若是排除甲減或其他病理性的因素,確定寶寶一切都很健康,那就耐心等待吧。出牙之後,就要注意保護牙齒了哦,每天要記得給寶寶清潔口腔及刷牙哦!

關於科學給寶寶刷牙,可以看這篇《“每天都給他刷,為何牙還壞”關於寶寶科學刷牙,看看牙醫怎麼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