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正吃着飯,忽然接到電話聽了件壞消息,立刻食慾全無;
明天要在領導同事面前做彙報,前一天晚上就開始拉肚子,一趟一趟跑廁所;
馬上就要提案,內容做好了卻怎樣也睡不着...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掌控自己的狀態,而是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呢?情緒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今天春雨君邀請到了天津市安定醫院 精神科 主治醫師 龐繼松醫生帶我們理清情緒有哪些深層動機:
十大常見情緒問題
情緒的無法自控
有的人發起脾氣來脾氣根本控制不住,一個小的點觸發後就上升到一個非常大的情緒高度。自己想停停不下來。其次其身體很適應這種情緒的荷爾蒙,同時,當事人對情緒的覺知非常差,他根本沒有覺知到自己在什麼情緒狀態裏,而是被情緒的慣性拖走。
在這樣的狀況裏,當事人在情緒猛烈增長後會有軀體化的反應。比如:暴怒,呼吸急促,血壓上升,肌肉收緊,智商下降。
原因一般和家族成員有關,一個過於強烈的情緒有可能並不屬於它,而是從其家族成員中來,所以需要去做一些交還情緒的練習,以及增強覺知的練習,覺知覺察就是和我們的習性拉開差距。覺察就是説你需要看到自己在怎樣的情緒當中,然後你才有自由從情緒中解脱出來。
強迫思維,反覆回憶,非常焦慮
有的人是強迫的思考,情緒越積累越多,在積累過程中不斷在腦海去放大這些情緒。自我強迫與情緒後知後覺無法自控有一些區別,前面一種有些是由情緒引起的,自我強迫很多不是由情緒引起的,只需要在頭腦裏想,有這些念頭,就無法止息這些念頭。
這一類需要做的是轉念的練習——"萊斯特釋放法"。
自我切斷和封閉
這類情感傾向於不去感受情緒,因為感受情緒太痛苦太可怕。常常發生在原生家庭中常用衝突的人身上,他們培養出了一種生存策略,就是讓自己不去聽,不去感受來保護自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策略是我不去感受我的情緒。
恐懼——怕黑、怕死、怕生病
未知本身就是一種恐懼,恐懼之所以很嚴重,是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擔憂未來,擔憂不確定性,想要控制結果
萬一他不愛我怎麼辦,萬一孩子生病怎麼辦,萬一沒有錢怎麼辦,等等在這種狀態下產生的主要情緒是焦慮,焦慮本質是恐懼的輕微版本,所以他們的處理方法是類似的。
無力感
認為自己能力不夠,把問題歸於外界;歸因於外的人會產生很多的抱怨,去推卸到責任,一方面這種做法讓他感到輕鬆,一方面產生無力感。
解決辦法:當事人需要明白,自己用了一種策略讓自己感受到舒服,而這種策略產生一種代價,失去掌控和控制。
不接受現實,想要去改變過去
他們掛在口頭上最常見的詞語,為什麼,憑什麼。為什麼我想要的事情沒有發生,為什麼我有這樣的家庭,為什麼我有這樣的命運,憑什麼別人是可以這樣的,憑什麼你怎樣對我......
在這樣的狀態下當事人總想要去改變環境裏的人事物,改變這些現狀,所以他們問出為什麼,憑什麼時是他們不接受事實。但其實有什麼發生的事情是可以被改變的嗎?根本沒有,如果你抱怨命運的不公平的話,老天會説我來幫你改改嗎?根本不會。
所以,這種不接受現實,想要改變過去的人是一種受害者心態。是一種孩子對父母般的受害者。不接受現實,受害者心態裏面,經常有委屈,憤憤不平的心理在裏面。
價值觀單一,易產生衝突
這樣的人經常用冷眼看問題,或者用鄙視的眼神看問題,對人有很多的評判、批評對人有很多的反感和抱怨。
價值觀單一的另外一類人,是傾向於做衞道士。對自我有很多完美的要求,同時對人有很多完美的幻想。在這種情況下,那種清高的,完美的,潔身自我的,不可一世的感覺,給了他很強的自我欣賞和優越感。在他們眼裏,人就應該是這樣的,只有這樣才是好的。
自我認同感低
擔心自己能力不夠,擔心自己沒有辦法應對,會產生很多問題,最常見的是內在的自我懷疑,容易退縮,公開表達的障礙。與人溝通的恐懼,並且這些人傾向於有一個特點,他們都很難發脾氣,很難發怒,很難拒絕別人,很難對別人説不。
只有真正接納自己愛自己,肯定自己。能表達我的界限,我的憤怒,至於你喜不喜歡,你同不同意,高不高興是你的事情,和我沒有關係。
想要獲得認同
想要獲得認同的人總是很在意別人的評價,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觀點,所以情緒很複雜化。
情緒是跟着別人的觀點來走的。比如發朋友圈的時候就會想起説我要不要讓他看見呢,他看見後會不會嘲笑我呢,他在羣裏説話或者在朋友圈發的內容是不是針對我呢,我該怎麼辦呢?
想要認同的人,把自己的力量,自己對自己評價的主動權都交給了對方,同時不斷地揣摩觀察別人的眼色和意圖。因此自己的情緒就像大河裏的小船,一有風吹草動就開始顛簸搖晃。這類問題的解決的核心和第九類問題一樣,都是重新積累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