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嬰語”八級就是酷!寶媽帶娃無障礙溝通,沒點實力可聽不懂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健康

嬰語是0~1歲寶寶的發聲,包含身體語言、心理語言以及行為語言等,是他們與外界交流和表達的途徑。

吵架再厲害的人,也搞不定不會説話的娃。糖媽有了寶寶後,深刻體會到這句話多麼真實。

帶孩子哪都好,就是不清楚他每次哭鬧都想幹什麼。不過機智的家長會研究嬰語,慢慢就能搞定只會咿咿呀呀的孩子。

寶媽和11個月大的寶寶對話,像在對暗號

大部分寶寶都是在1歲左右開始學説話,2歲左右才能通過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不僅不會説話,可能也聽不懂家長究竟在説什麼。曾有人開玩笑地表示:“跟嬰兒説話就像是對牛彈琴”。

不過難搞的“嬰語”,有些家長可以熟悉掌握,並對暗號一樣,和寶寶無障礙溝通,沒點實力可聽不懂。

一位會“嬰語”的寶媽走紅網絡,在各位家長眼中她的水平,可以説是達到“嬰語”八級,簡直太酷了。真的那麼厲害嗎?看看以下對話就懂了。

這位寶媽剛剛吃過外賣,寶寶依偎在她懷中,小聲説着什麼。不斷髮出咦、啊、哇等聲音,媽也用相似的語氣回應寶寶。

如果只聽聲音,完全想不出她們在説什麼,但寶媽配上字幕後,這段對話就有了靈魂。

寶寶:“吃了啥”?媽媽:“炸醬麪呀”。

寶寶:“沒有寶寶的嗎”?媽媽:“你還太小啦”。

雖然母女倆説的話一般人聽不懂,但能看出來寶寶是真 的在很認真和媽媽説話。想必如果她這時已經掌握很多詞彙,想説的話也和字幕相似吧。

為啥有些家長,可以和不會説話的小嬰兒“溝通”?

大家看到這有愛的一幕,表示自己也想有一個可愛的寶寶,同時也在詢問寶媽,是怎樣掌握如此厲害的嬰語。

對於這件事,糖媽深有體會。每一段用嬰語的對話,背後都藏着家長和寶寶之間的默契,看上去是語言溝通,其實是情感上的溝通。

在成年人眼中,聽不懂,説不出就是無效溝通。現在寶寶眼中,家長面部的每一個細節動作,她都能捕捉到,並對此做出反應。

想要和不會説話的小嬰兒溝通,視頻中這位寶媽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借鑑——模仿寶寶的聲音和表情。

嬰兒無法理解深奧的詞彙,他也許不知道自己究竟説了什麼。但他們會通過表情和語氣,表達自己內心不同的感受。當家長以同樣的語氣模仿他,寶寶就有一種和家長產生共鳴的感受。

另外能很快了解寶寶想法的家長,往往懂得以下幾種不同的聲音。糊塗家長只聽到寶寶大哭,但學會嬰語後,就恍然大悟了。

“嬰語”不難學,家長要學會辨別這幾個聲音

小嬰兒表面上有事情,只會大哭,仔細研究就會發現他們發出不同聲音。

寶寶無聊時的“嬰語”

嬰兒在沒掌握大動作之前,每天躺在牀上、又沒有人跟他説話,每天都是非常無聊的。因此他們會用聲音找人,吸引家長注意力。

無聊的寶寶一般不會大哭,而是嘴巴發出“啊”或“嗯”的聲音,重要的細節是,寶寶會將臉轉向有人的方向,並伸出小手做出類似求抱抱的動作。

這時的家長可以靠近寶寶一些,和寶寶拉手,對着他做可愛鬼臉,有表情和肢體上的互動,寶寶就會非常開心。

一般在無聊時,寶寶不會直接大哭。除非是在發出聲音之後,身邊不見有人過來,才會着急和生氣。

寶寶餓了時,會説這樣的“嬰語”

小嬰兒感到飢餓時,容易發出接近“奶”和“來”的聲音。因為小嬰兒在餓肚子時,會下意識做吃奶動作。吃奶時寶寶舌頭是頂住上顎的,這時的發聲與其他嬰語有些差別。

不過寶寶在餓到大哭之前,就已經有所表現是在提醒家長了。寶寶的頭會向左右轉動,靠近嘴巴附近的物體,並做出吮吸或吃手的動作,所以家長就算了解嬰語,也要觀察寶寶的身體語言。

寶寶“自言自語”

還有些寶寶不會經常大哭,而是躺在那裏發出各種聲音,像自言自語一樣。糖媽聽過有人説,寶寶這是在和大人看不見的“靈魂”對話,其實沒有那麼嚇人。

寶寶不哭不鬧,神情輕鬆躺在牀上,盯着畫板或看着某處,輕聲自言自語。

一來是説明他這個時候,暫時不需要別人陪在身邊,也可以很開心。再者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語言,模仿大人哄自己睡覺的聲音。

這時家長可以陪在他身邊,但不必去打擾寶寶,也不用主動“溝通”,這是帶娃過程中難得的清閒與安靜時光。

糖果媽媽心裏話:

所謂的“嬰語”八級,背後藏着家長對孩子的觀察和了解。每個寶寶都擁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嬰語,家長也要慢慢探索哦。

【今日話題】你能聽懂自家寶寶的“嬰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