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歲寶寶不願意洗頭髮,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孩子的反應差距懸殊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健康

如今,挫折教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越來越多的父母看到了經常鼓勵孩子的好處。但就像挫折教育不一定能養出抗打擊的孩子,不適當的鼓勵教育也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同樣是孩子不願意洗頭,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孩子的反應差距懸殊

孩子到了兩歲前後,讓寶媽頭大的事情一茬接着一茬,其中就包括了不願意洗頭髮。

寶媽A:2歲半的寶寶每次洗澡都要嘀咕一句“只洗澡,不洗頭”。每次給他洗頭都表現得十分恐懼,我一直鼓勵他勇敢、不要怕,只是洗個頭,很快就好了。但每次孩子還是動來動去導致水進到眼睛裏,接着就是大喊大叫,亂抓一氣。

寶媽B:兩歲的寶寶不願意洗頭,無論是安撫還是鼓勵都不起作用。後來有一次親自示範,往後仰着脖子洗頭給寶寶示範,跟他閒聊“你看媽媽臉上都沒有水”,隨後寶寶學着我的姿勢洗完頭後,笑着對我大叫“沒事”,我知道那是他克服了小小人生中的第一次困難所表露出的愉悦。

當孩子抗拒一件事,最沒用的舉動就是一直鼓勵他,還自以為是先進

很多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或者抗拒某件事情的時候都會犯一個錯誤,即馬上幫(逼)孩子解決問題,此時鼓勵或批評便成為了催促孩子前進的一種“工具”,殊不知這種手段到了一定階段可能就不起作用了。

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

不少家長都利用了“巴甫洛夫的狗”的這一實驗結論,試圖運用正向激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的行為。

事實上,這種行為於年紀較小尚未形成邏輯思維的孩子,用微笑、驚叫、表揚確實能起到規範行為的作用。但與此同時父母表現出焦慮、着急、生氣的情緒,會讓他們誤以為自己膽小愚蠢,能力不足,對自己不合理的認知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抗逆能力;

當孩子稍大一點,懂得觀察和思考之後這種方法便更加不適用了。一開始父母的誇獎會讓其活在“楚門的世界”之中,認為自己最棒最強,當接觸到更多同齡人,發現自己掌握的別人也都會的時候無疑等於一落千丈,形成害怕失敗,畏懼挑戰的性格。

別讓盲目鼓勵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太多的父母只注重結果,評判孩子是否達到了自己的心理預期或者目的,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感受。

對於初次接觸游泳的孩子來説,眼睛進水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孩子第一次登高往下看,腿軟走不動很正常;遇到困難,他們也會感到累,出現氣餒、急躁、生氣、焦慮等情緒。

當孩子抗拒某件事情,我們應該站在孩子角度看問題,承認孩子的負面情緒,把自己當成孩子,試想自己當年是不是也害怕那些東西呢?

然後再給孩子一點提示,詢問孩子的需求,用親身示範的方法鼓勵孩子去努力和嘗試,如此才符合心理學上的“成長性思維”,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不斷提升,更願意積極面對挑戰。

任何時候,都不要表揚或者批評當成手裏的一把工具,懷着一種塑造和改變孩子的心態實施教育。他們是一個個具有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人,不是一塊任由別人摔打捏揉的泥巴,教育的核心是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