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聽到父母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乖巧、懂事、省心,奈何從來沒有這樣的孩子,“叛逆”“頂嘴”幾乎是所有孩子都有過的標籤。從身心發展的規律上來講,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三個階段的叛逆期:嬰幼兒階段可怕的兩歲(TerribleTwo)、兒童叛逆期(7-9歲)和青春叛逆期(12-18歲)。處於叛逆階段的孩子,會顛覆自己以往乖巧、温順的形象,表現出的各種行為舉止,都透露着內心的叛逆。
一起來看一下這三個叛逆階段的特徵和表現:
TerribleTwo階段(2-3歲)
這是寶寶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説“不”,喜歡和爸爸媽媽對着幹,不吃飯、不洗臉、什麼事情都要順着TA的意思來。稍有不順意之處,就撒潑打滾、鬼哭狼嚎、摔東西……聽不進去各種勸説解釋,你還不能和TA硬碰硬,每天都要和TA的各種不要鬥智鬥勇,這個階段的寶寶有這莫名其妙的規則感和固執。
兒童叛逆期(7-9歲)
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的自我意識較強,在孩子的認知中,這個時期世界的中心是自己,自尊心很強,也喜歡和爸爸媽媽唱反調、頂嘴、貪玩,很多事情都傾向於由着自己的性子來。
青春叛逆期(12-18歲)
這個階段是最讓家長頭疼的了,孩子的身心發育接近成熟,對世界的認知加深,更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獨立意識、自我意識家長叛逆思想,和家長之間的隔閡會由此加深。這個階段的孩子更加追求個性、標新立異、與眾不同。這個階段,家長應該學會放手,適時地引導規範,多一些理解、尊重、包容和溝通。
處於叛逆階段的孩子,家長的約束和管控只會讓孩子更叛逆。家長們不妨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對孩子給予一定的尊重、支持和理解。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們該怎麼辦?
給孩子有限的選擇
孩子喜歡説“不要”“就要”,話語的背後是在和父母爭奪“選擇權”“掌控權”,父母應該給孩子做選擇的機會和權利,比如,你想穿“紅色的毛衣”還是“藍色的毛衣”,你想吃“蘋果”還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讓孩子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孩子成長探索的過程中,就是需要不斷的試錯、糾錯,才能積累經驗,不斷成長。小孩子會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象,很多的選擇孩子不知道結果會是如何,但只要是在安全的範圍內,家長應該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承擔結果。
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去交流溝通
喜歡説教是很多家長的特點,很多父母上班比較忙,和孩子溝通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很多情況下和孩子溝通,往往會變成説教、訓斥,這樣更讓孩子抗拒排斥,如果家長以平等的態度和孩子溝通,或是用動畫片、故事書中的口吻和孩子講話,那孩子會很容易接受。
叛逆期的孩子不是頑固不化的小怪獸,家長們對待孩子要有耐心、包容心、尊重和理解。每一個叛逆期都在提示各位家長,孩子又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