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約了一起聚會,席間小艾説起她家孩子最近的表現。最讓人頭疼的是——孩子不願意去爺爺奶奶家,這非常影響他們的正常工作時間。小艾還沒抱怨完,另一位朋友老公馬上説:“你都無法勸説孩子去爺爺奶奶家,説明你這媽媽當得很失職啊。”
我驚訝於他的説辭,便問:“孩子自己不願意去,怎麼就是媽媽失職呢?”
“你看啊,孩子平常和你們關係那麼好,連勸説都做不到,那不是當媽的不行嗎?”他振振有詞地説道。
他老婆聽不下去了,就問:“意思孩子的問題和你們當爸爸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也不能説沒有,只是佔據很小的因素。”他老公説道。
眼瞅着夫妻倆要吵起來了,我們趕忙結束了這個話題,但這位爸爸的話卻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狀況,難道都是媽媽的責任嗎?
母子之間的紐帶關係,並不是育兒枷鎖
看到這裏,相信不少人會覺得那位爸爸説的話比較過分,怎麼能把育兒的責任全部推卸給媽媽呢?説實話,我很少聽到有人如此直截了當地表示出育兒中的父母責任歸屬問題。但在現實中這麼做的人,其實並不少見,只是我們沒有如此明白地説出來而已。
我記得有一次大寶撒潑打滾要買玩具,最後娃爹找我聊天。認為是我平時給孩子買玩具沒有節制,所以才造成了孩子“不講理”的現狀。我一肚子的委屈,卻不知道該從何説起。
現在想來,也許在娃爹的內心深處,同樣認為孩子的問題是媽媽的責任。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經常會表達出“做得多,錯得多”的感慨。而在育兒這個問題上,也應該這樣考慮問題嗎?
A. 媽媽和孩子的關係更親密
沒錯,孩子和媽媽的關係親近不假,那是因為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再加上之後哺乳期的母乳時光。所以孩子和媽媽之間存在着天然無法割捨的紐帶關係,以及媽媽承擔着安排孩子吃穿住行等工作,孩子和媽媽互動多,也會顯得關係更親密一些。
B. 這種親密關係,不應該成為育兒枷鎖
朋友老公並沒有把自己從育兒責任中完全摘出去,但在弱化自己的作用。他的言外之意認為媽媽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較長,孩子就應該很聽媽媽的話。因此媽媽理所應當能掌控孩子的行為,並且需要為孩子做出的任何不當行為負責任。
這種“綁架式”邏輯讓人聽起來很不舒服,媽媽和孩子的親密關係,並不該成為育兒枷鎖。
猶太人有句諺語:父親不是因為生下孩子,而是因為教育孩子,才被稱之為父親。
換言之,是在強調爸爸在育兒中的作用。
爸爸應是“合作者”
心理學家阿德勒説過,一個好爸爸,應該是好的合作者,他需要承認媽媽對家庭的付出,並且尊重她。
抖音@槽叔在最近的一個視頻中説,他有一天在家裏看到孩子上網課,陪伴的是媽媽,上課的是一位阿姨。他站在孩子的卧室門口,看着這幅畫面,突然意識到,在育兒的世界裏,爸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不少爸爸總是以工作忙為藉口逃避育兒責任,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很少思考自己育兒的缺失,卻會抱怨妻子的“無能”。
槽叔在視頻中提到他老婆很優秀,在職場也是佼佼者,然而生孩子以後,故事卻朝着不可控的方向發展。為了照顧孩子,為了給孩子更好的陪伴和情感支撐,媽媽一般會放棄單位的聚餐、團建、加班等,趕回家陪娃。
然而因為女性對家庭的牽掛,公司要提拔人才的時候,自然不會考慮總是要請假,要陪孩子的媽媽們。
所以,是因為媽媽們的退出,才成就了爸爸們在職場上風光無限。
從李玫瑾教授的講座或者樊登的圖書推薦中,我們能獲得一個信息:在孩子6歲之前,媽媽的陪伴很重要,而在6歲之後,爸爸的育兒責任更大。
無論養育女孩還是男孩,爸爸都肩負着不可推卸的育兒責任。爸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關係,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和社會關係。
親子依戀關係對孩子的影響
《爸爸的力量》這本書是由美國親子關係專家斯蒂芬•波爾特所著,書中採用大量的實例和發展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父親這個角色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書中將依戀關係分為四種:斷續型、迴避型、抑鬱型和安全型。
1、 斷續型關係
是指爸爸對於孩子的情感忽而強烈,忽而漠視,會讓孩子產生極強的不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人際交往中會出現困難。
2、 迴避型關係
是指爸爸掩飾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努力打造出“嚴父”的形象。本以為為了孩子好,實則會給孩子造成一種爸爸難以接近的印象。這種關係會讓孩子感情淡漠,喜歡和別人保持距離。
3、 抑鬱型關係
並不是説爸爸有抑鬱症,而是爸爸也許因為家庭或工作上的原因,總是眉頭緊鎖,對於孩子的需求不予回應。在某種程度上,爸爸的這種態度會讓孩子認為是自己的錯誤導致了爸爸的不開心。未來會變得對自己不認可,不自信。
4、 安全型關係
是指爸爸對孩子的情感穩定且持續,能及時回應,能付出陪伴。
孩子和媽媽之間的依戀關係屬於天生自帶,爸爸無法替代。而爸爸和孩子之間的依戀關係,媽媽同樣無法取代。並且爸爸的育兒態度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因此,別再找藉口推脱自己的育兒責任,爸爸媽媽雙方對孩子的養育責任都很重要,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也是整個家庭帶來的,並非是某一方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