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了,不小心磕破了膝蓋,因為疼,孩子會哭。
時間到了,想多看會兒手機,媽媽不允許,孩子會哭。
前者,是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是真實情感的表達。
如果媽媽給到孩子適時、恰當地愛與安慰,孩子很快就會停止哭泣。
後者,是孩子達到目的的手段,帶有刻意表演的成分。
如果媽媽堅持原則,孩子就會樹立規則意識,懂得行為的邊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而有的媽媽在面對第一種情況時,常常會表現得很急躁。
“別哭,哭什麼啊,就磕破一點皮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過幾天就好了,要勇敢、要堅強!”媽媽只關注到了事情本身,而沒有關注到孩子的情緒和感受,沒有共情到孩子,孩子就會覺得很委屈,反而哭得更加厲害了。
“寶貝一定很疼吧,來,媽媽抱抱!媽媽幫你塗點藥水,可以止疼,很快就好了。”
理解孩子的感受,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孩子從媽媽的行為中學到的就會是應對困難的辦法。
有的媽媽對待第二種情況,往往受不了孩子的要挾,這個在深層次方面與媽媽自身內在的情緒模式有關,這種感覺會讓媽媽本能地覺得很不舒服,甚至難以忍受,無法接住孩子的情緒,而是急於擺脱或消除這種感受。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允許,因為這樣孩子就不哭不鬧了,媽媽的心情馬上就可以恢復寧靜。有的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於因為忍受不了孩子的吵鬧,或者為了換取自己的省心,而直接讓電視或手機陪伴孩子。
長期以這樣的方式面對孩子的眼淚,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會讓孩子認為哭是最有力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會過於依賴“哭”這種方式,而很難發展出其他靈活的、富有彈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種處理問題的方法很可能會一直延續到孩子成年,孩子長大後也會用負面情緒來達到目的或解決問題,比如利用哭泣、憤怒、威脅等等方式引發對方的內疚感,迫使對方讓步。
去年的時候,我有幾位同事的職務得到了升遷,獨獨又把老張剩下了。老張是單位的老員工,頗有一些資歷,但每次人事變動的時候領導都不會考慮他,原因就在於他過於情緒化,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是會做出一些偏激行為。
比如,他會跑到領導辦公室大鬧,哭訴自己這麼多年的委屈,哭訴自己為單位付出的努力,哭訴自己如何如何不容易,這讓領導非常下不來台,當然下次依然不會考慮他。他還會和其他的同事大肆抱怨領導的不公,而同事們也慢慢地對他敬而遠之。
老張已經是50多歲的年紀,行為卻依然像個小孩子一樣,還是沿用了小時候哭鬧的辦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顯然是行不通的。除了讓人覺得他幼稚外,不會為自己謀到任何好處,既不利於自己,還會傷害他人,且容易被別人排斥和疏離,最後只會落得個形單影隻的下場。
如果在老張的小的時候,他的媽媽能夠堅持原則,告訴他哭泣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許老張擁有的會是另一種人生。
最後,我想説的是,媽媽們在面對孩子的眼淚時,一定要特別拎得清,要區分孩子是在利用眼淚,還是真實情感的流露,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一定不能輕易讓步。
因為,你處理問題的方式裏,藏着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