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的功效與作用

  茄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學認為,茄子屬於寒涼性質的食物。所以夏天食用,有助於清熱解暑,對於容易長痱子、生瘡癤的人,尤為適宜。消化不良,容易腹瀉的人,則不宜多食,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説:“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 《滇南本草》記載,茄子能散血、消腫、寬腸。所以,大便於結、痔瘡出血以及患濕熱黃疸的人,多吃些茄子,也有幫助,可以選用紫茄同大米煮粥吃。《本草綱目》介紹,將帶蒂的茄子焙乾,研成細末,用酒調服治療腸風下血;《滇南本草》主張用米湯調服,更為妥當,因為腸風下血和痔瘡出血,都不宜用酒。把帶蒂茄子焙乾,研成細末,更常作外用。

  1、保護心血管、抗壞血酸:

  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這種物質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粘着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減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此外,茄子還有防治壞血病及促進傷品癒合的功效。

  2、防治胃癌:

  茄子含有龍葵鹼,能抑制消化系統腫瘤的增殖,對於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此外,茄子還有清退癌熱的作用。

  3、抗衰老:

  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對延緩人體衰老具有積極的意義。

  茄子的營養成分

  每100克茄子含水分95克,蛋白質1.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2克,粗纖維0.6毫克,鈣23毫克,鈣23毫克,磷26毫克,鐵0.5毫克,胡蘿蔔素0.11毫克,維生素B10.05毫克,維生素B20.01毫克,尼克酸0.5毫克,維生素C17毫克,可供熱量17千卡。特別是茄子富含維生素P,其含量最多的部位是紫色表皮和果肉的結合處,故茄子以紫色品種為上品。

  茄子富含的維生素P等營養物質能增強人體細胞的粘着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的破裂出血,使血小板保持正常功能,並有預防壞血病以及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因此常吃茄子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咯血、紫斑症及壞血病等有一定預防作用。最近醫學研究發現:在茄子等茄屬植物中,還含有一種名為“龍葵鹼”的物質,該物質具有抗癌功效。

  在烹調茄餚前,應除去茄鏽。因為用刀切開茄子後,茄肉表面容易氧化變黑,影響茄子的色澤。可將切好的茄塊放入淡鹽水中,用手洗幾下,擠去黑水,再用清水略衝一下即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0 字。

轉載請註明: 茄子的功效與作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