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有點嚇人,山裏人卻當成寶,常拿來泡酒,如今20元一斤很稀罕
在農村的大山裏,生長這許多的野生植物,在這些野生植物當中,有很多價值都十分的不錯,就比如在這個季節去山裏,就能挖到蕨菜、野筍、鼠麴草等美味的野菜,也能採摘到羊奶奶、桑葚、刺泡兒等美味的野果。除了野菜、野果之外,在山裏還有一類野生植物的價值也十分的不錯,但是大部分人對它們都不熟悉,只有老農民以及長期生活在山裏的人才熟悉,這類野生植物就是具有藥用價值的中草藥材。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這麼一種野草,它名字有點嚇人,山裏人卻當成寶,常拿來泡酒,如今20元一斤很稀罕。(長在樹上的白毛蛇)這種野草就是“白毛蛇”,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這種野草名字的時候,都被嚇到了,誤以為是一種蛇的名字,畢竟很多人都怕蛇的,但見到白毛蛇的時候,才發現它其實一點都不嚇人。白毛蛇學名叫做“圓蓋陰石蕨”,是一種多年生的蕨類植物,和蕨菜、鳳尾蕨長得比較像,不過有一點卻與其他的蕨類植物有着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它的根常裸露在土壤外面,而其根的表面密被膜質鱗片,顏色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看起來就像是蛇一樣,故而得名“白毛蛇”。此外,白毛蛇還有一點十分特別,那就是它很少生長在土壤中,多生長於林中樹幹或岩石上以及溪邊岩石上或樹上,所以去山裏之後,若是在樹上看到“蕨菜”,十有八九是白毛蛇。(圖為白毛蛇的根狀莖)白毛蛇名字雖然有點怪有點嚇人,但早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山裏人就把它當成寶貝了,在《本草拾遺》中就有記載:“生高山石上,根如箸,上有毛,節如蠶。故名草石蠶、石蠶、巖蠶。所謂有毛,即指密被之白棕色狹鱗片,故又稱白毛巖蠶、白花石蠶。 亦有以為其根與蛇、鼠尾、蚯蚓、蜈蚣等相似者,各以形名,故又稱白毛蛇、上樹蛇、地蜈蚣、牆蛇。山人取浸酒,除風破血,主溪毒,煮食之。”一直到現如今,很多生活在山裏的農民朋友,還經常去山裏挖一些白毛蛇的根回來泡酒,甚至還會拿到市場去賣。(圖為白毛蛇橫切面,像鐵皮石斛嗎?)那麼這白毛蛇到底有什麼用處呢?實際上白毛蛇的根是一種中草藥材,其作用跟市面上常見的伸筋草、骨碎補之類的藥材很相似。據《中華本草》所記載,白毛蛇以根狀莖入藥,味微苦,具有祛風除濕、止血利尿的作用,可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骨折、黃疸性肝炎等症。在民間白毛蛇最常見的用法,就是拿來泡酒,很多山裏人都會在家裏泡上一兩瓶白毛蛇酒,主要是為了對付長期幹農活而導致的腰肌勞損等問題。此外,還可以把它白毛蛇處理乾淨,作為一種食材來燉肉、燉湯,也能起到同樣的作用。(城市公園裏作為觀賞種植的白毛蛇)作為中草藥材,白毛蛇的價格還不錯,一般在20元左右一斤,不過在市場上還是很稀罕的,因為現如今除了一些長期生活在山裏的農民朋友以外,很少有人還會把白毛蛇作為藥材使用了,反而是把它當成一種觀賞植物來種植。在一些大城市的公園裏,經常能在樹上看到蕨類植物生長,大多數就是白毛蛇,只不過可惜的是,很多人並不是認識它,更不知道它原來還有這麼好的價值。當然了,即便是知道也不能隨便挖哦,畢竟公園裏的白毛蛇就是用來觀賞的。各位朋友,你們見過白毛蛇嗎?歡迎留言説出你的看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