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對孩子負責的念頭,其實是內心不想負責任

放不下對孩子負責的念頭,其實是內心不想負責任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可以不為自己的孩子負責嗎?”

我想,99%的父母都會大聲回答:“不可以!”

雖然很多親子教育專家、學者都告訴我們:我們要學會放手,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其理由是,父母總想對孩子負責,不僅會失去親子關係的合理邊界,同時還會讓孩子產生抗拒,感覺活得沒意義。

而且,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通常會被推薦一本書叫《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並且書中有個金句説得非常好:

“我絕對不是一個百分百的好媽媽,但我不從孩子身上汲取自我感,我不需要他們做什麼或者成為什麼滿足我的需求或虛榮。”

我們也知道,這是對的,但就是很難做到。

在這點上,我們貫徹執行了一句話:認真學了那麼多道理,依然總想對孩子負責。

▊ 放不下對孩子負責的念頭

為什麼父母放不下這個念頭,總想對孩子負責?

其實,這種知而不行的呈現,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的常態。

也許,你會認為“小我”太強大了,雖然知道了“父母總想對孩子負責”這個念頭對孩子成長不利,但面對具體問題,總是被情緒裹挾着、被慣性支配着。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你僅是對結果的好壞先做了總結,然後再分析了一下。

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曾經説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換句話説,你雖然懂父母要學會放手,不能總想對孩子負責,但是,你還只是停留於知識見聞的層面,自己並沒有真正的覺知。

舉個例子,有一個人在岸邊,看見有人在河裏游泳,這個人看了一整天后説,原來游泳是這樣的啊。

他從此認為游泳需要換氣,需要腳踩水,需要身體平衡。於是,他對別人説,我現在知道怎麼游泳了。

可是,看別人游泳知道了游泳後的“知”,與下水會游泳後的“知”,表面上看都是“知游泳”。

但是,這兩個“知”完全不一樣。

一個是會游泳的“知游泳”,另一個看會的“知游泳”,但沒下水的只是未知。

“未有知而不行者”就好比,會游泳的人永遠“知”游泳是怎麼一回事,他只要下水就“行”。

也就是——從來沒有真正覺知卻做不好的人。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好比,不會游泳的人“知”游泳是怎麼回事。他為什麼下水不會“行”,因為他是“未知”。

也就是——還沒有真正地知道,即內在覺知盲區。

試問,你如果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未知”,如何能夠真正放下對孩子負責的念頭?你是否覺察並反思過,自己的問題出在於哪裏?

▊ 沉迷角色不敢自我負責

我們現在聊聊自己的“未知”究竟是什麼?

先講個智慧教養修行圈中的真實故事吧。

媽媽阿芸是兩個男孩的母親,大寶今年15歲,已經厭學在家一年多,小寶剛過週歲。

媽媽阿芸這一年多來的內心成長,呈現出螺旋、震盪式的上升過程,大寶也從原來沉迷網絡遊戲、拒不上學,到現在玩遊戲開始自律、開始主動交流如何復學。

這個過程中的母子分別的辛酸苦辣,作為陪伴一年來的親子教練,這裏我就不多説了,免得有自誇的廣告嫌疑。

這一年來,我很少給媽媽阿芸有關孩子如何改變的答案,只是偶爾適當的溝通建議,也是為了緩衝當時的親子關係矛盾。

我更多地是引導她跳出角色,焦點回到自己身上,學會信任心靈,探索內在另外一個“未知”的自己。

其實,我們內心都有一個未知的自己,那就是沉迷於角色扮演中,不肯醒悟過來,不敢為自己負責。

一句話來説,這個未知就是:藉由躲在媽媽的角色中,而忘記了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就像媽媽阿芸一樣,以前從不管孩子內心感受,都一直躲在媽媽(或家庭主婦)這個角色裏面,儘自己深以為然的責任。

於是,她無意識地“繼承”了原生家庭父母的教養模式,例如以下這些言行:

  • “快點去睡,不要再玩遊戲了,這樣對身體不好!”
  • “吃完飯後,先別玩遊戲了,一起出去運動,這樣更健康!”
  • “早點起牀,雖然可以不上學,但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每一天!”

所以,媽媽阿芸不僅白天要面對繁重的日常工作,晚上還要管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其實就是壓抑),儘量帶着微笑,温和地跟厭學的孩子溝通。

可是,她念念不忘的孩子早日復學,親子關係甜如蜜之類的期待,依然如故,希望渺茫。

終於有一天,她痛徹心扉,突然跑來問我:

“為什麼學了這麼多,我還是沒辦法放下對孩子負責的念頭,總是會想是否自己方法錯了,或者孩子今生就為向父母討債而來?”

我告訴她,你先拿掉“媽媽”這個角色,把對孩子負責的念頭放到一邊,敢於為自己負責,好好地為自己而活。

媽媽阿芸聽得有些迷惑,我接着説,要不用一個月時間試試看,反正孩子厭學已成既定事實,情況再壞也壞不到哪裏去。

媽媽阿芸半信半疑去嘗試做了,期間不斷有反饋,其中有很多迷惘,但最後,她還是選擇相信了自己的內心感覺,堅持走了下來。

三個月過去了,她一直學着如何好好地為自己而活,孩子、丈夫的言行舉止開始悄悄地發生了改變……

而這個改變正是她之前夢寐以求、禪心竭慮想得到而得不到的。

▊ 為什麼不敢為自己負責?

其實,這個問題來自我們的原生家庭教育與當時的社會環境。

我們的父母親一直認為是“自己在含辛茹苦地養大孩子”的時候,實際上是父母親想把自己的孩子佔為己有。

我們的父母親總是抱着“只有自己知道什麼是對你是最好"的時候,實際上是父母親想牢牢捍衞角色帶來的自我價值。

於是,我們從小被父母親框架在自己是個“好兒女”的角色裏面不敢走出來,當我們長大成人之後,就被自動框架在“好媽媽”或“好爸爸”這個角色當中,無意識地去掌控自己的孩子。

我經常説,人一旦內心恐懼從不覺知,就會迷失了自己生命的方向與意義,生命歷程自然困難重重。。

為什麼我會這樣説?

因為,從小我們其實希望有人能幫助自己,自己是一帆風順的,自己不用那麼辛苦的,自己不用承擔那麼多責任的,很多成人內心都有一個不想負責任的自己。

可是,內心當中那個不想負責任的自己對我們而言好像是死罪,想都不敢再想了,總這樣想彷彿是十惡不赦的,萬人唾棄的。

父母親養育我們都那麼含辛茹苦,從小就告誡你,你就是要努力,要堅強,不能讓親朋好友、遠鄉近鄰看不起,你怎麼可以不負責任?

所以,這個不想負責任的自己就不被允許的、不可以的、丟臉的,甚至自己也覺得:

“我怎麼可以是個不負責任、不想承擔壓力、不勞而獲、好吃懶做的人?我怎麼可以是這樣的人?不可以這樣!我要成為陽光自信堅強的人!”

説到這裏,我想你應該明白了,我們內心的那個不想負責任的自己被壓抑了,我們都有一個面對壓力想要逃避的自己。

孩子只不過是把我們的內心真實地演出來了,反而孩子的叛逆厭學成了“替罪羔羊”。

▊ 最後的話

最後,我想送你一句話,這句話一直讓我受益匪淺。

偉大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講過:

“為人父母的最偉大之處就在於,不但能夠把孩子含辛茹苦地養大,而且還能夠放心地把孩子交給這個世界,讓他自己去飛翔。”

我知道,這不是你要找的“具體怎麼解決”之類的答案,但我能怎麼辦呢?

我又不是知名專家或導師,總想要説“對的”話。我就是説説實話、真心話而已。


【作者】壹心大哥,叛逆期親子溝通教練,父母心靈成長顧問,1對1教練式指導叛逆厭學的孩子父母,在親子教育與心靈成長領域,發現問題的真相,釐清教養的認知偏差,掌握適合自己的教養方法。

你若想了解可吸收的智慧教養方法,可操作的親子溝通技巧,可踐行的心靈成長策略,敬請關注壹心大哥後,私信關鍵字“1”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54 字。

轉載請註明: 放不下對孩子負責的念頭,其實是內心不想負責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