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家長們就要擔任起各種責任。不管是有經驗的二胎寶媽還是新手爸媽,都要立刻上崗接受新的挑戰。可是照顧新生的寶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年輕的爸媽或者是新手爸媽來説,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剛剛出生的寶寶不會用語言來表達,所以家長要非常注意才行。
剛剛出生的孩子在餵奶方面難度是最大的,因為孩子還不會説話,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訴求。但是通過哭聲很難判斷寶寶是因為餓才哭,還是因為身體其他不適的原因才哭。不能看寶寶一哭,就感覺他是餓了,如果過度餵養會讓脾胃受到傷害,時間久了以後會出現很多健康上的問題。
7個月寶寶因為過度餵養導致脾胃受損
小娟是一個90後的媽媽,因為畢業就結婚了,所以一直以來都被家裏催着生孩子。小娟結婚不久以後就懷孕了,去年生下了一個“豬寶寶”,而且是個男孩子。全家人都非常的開心,尤其是小娟婆婆能夠這麼年輕就當奶奶,她感到十分的高興,小娟還沒有生孩子的時候就從鄉下趕來了。但是生完孩子以後,婆婆和小娟經常因為一些小事有分歧,這也讓小娟比較鬱悶。
婆婆經常會有一些傳統的思想,像是坐月子的時候不能開空調、洗頭、洗澡,孩子不應該用尿不濕,應該用尿布等等。兩個人經常會有這些小矛盾,所以小娟經常心情不好。
最讓小娟鬱悶的是,婆婆一看孩子哭就開始給他餵奶,婆婆嘴裏還總是嘟囔着:“你媽媽的奶不夠你喝的,奶奶就得給你衝奶粉喝”。其實孩子每次餵奶都能吃飽,而且都是根據科學餵養的時間來,但是怎麼説婆婆都不聽,總是按着自己的方法來喂孩子。
但是最近小娟發現自己家兒子有點異常,身高體重都沒怎麼增長,經常還拉肚子,而且舌苔還比較白。而且孩子最近吃奶很少,到了該加輔食的時候,孩子卻不怎麼吃,只好帶着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完説孩子是積食了,而且脾胃受到了損害,婆婆這才知道自己的餵養方式出現了問題。
寶寶要是有這4種表現,説明他已經吃飽了,就不要再餵了
1. 寶寶吐奶或者是漾奶
寶寶吐奶或者是漾奶的時候,就不要再繼續餵了,這個時候説明孩子已經吃飽了。剛剛出生的孩子胃容量是有限的,孩子一旦吃飽了,就容不下太多的奶,只能夠吐出來了。如果孩子吃完奶以後溢出來的比較多,還呈現水流狀,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病理性吐奶。
2. 寶寶的大便開始有問題
當孩子吃的太多,那麼可能在大便的次數上有變化,比如説一天拉很多次。而且顏色也會發生一個變化,顏色會變成深綠色,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停止餵了,説明孩子平時吃奶太多了。
3. 孩子太愛睡覺
孩子餵養過度,會有拒絕再含奶嘴的舉動。寶寶會變得昏昏欲睡,這個時候不要再繼續餵了。給孩子拍完嗝以後,就可以讓他睡覺了。
4. 觀察寶寶吃奶的聲音
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餓的時候吃奶,聲音是比較大的。孩子的吃奶聲音如果變得越來越小,開始變得漫不經心,這個時候孩子就是吃飽了,別再繼續餵了。
寶寶積食,脾胃不好小妙招:
孩子小的時候比較容易積食或者是脾胃比較差,無論是吃奶的階段,還是開始喂輔食的時候,積食的問題都會困擾着很多家長們。這個時候,我們平時要給孩子吃的清淡一些,只有一個好的脾胃,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