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何有些孩子受到委屈,從不向父母訴説?家長要學會走進孩子內心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健康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一般情況下,孩子如果受到了委屈,會第一時間向父母傾訴。但現在很多孩子在外面受到委屈,總是默默地承受,從不向父母訴説,這時家長應該要檢討自己,究竟有沒有走進過孩子的內心?

曾看過這樣一個短視頻,小女孩的爸爸在工地打工,小女孩放學後來到爸爸打工的工地上找爸爸。由於爸爸比較忙碌,讓小女孩在一旁玩耍,結果小女孩在玩耍的時候,剛好被同學看到,同學們都在嘲笑她,還推了她一把。小女孩也因此摔倒了,腹部不小心被鐵釘扎到了,那羣欺負她的同學看到她受傷後,紛紛散開了。

本以為小女孩會跟爸爸訴説她受委屈與受傷的事情,結果她強忍着痛苦,隻字不提。回到家裏,媽媽給女兒洗澡,發現女兒的腹部受傷了,雖然血被止住了,但傷口有點深,爸爸媽媽才急忙地將女兒送到了醫院治療。

這位小女孩是否讓你感到心疼?一般情況下,孩子受傷了,都會第一時間跟父母傾訴,但這位小女孩在受委屈與受傷的情況下,卻從不跟父母訴説,寧願自己默默承受着痛苦,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著名教育學家尹建莉曾説過:家長是孩子最依賴的人,如果孩子受了委屈,寧願自己承受痛苦,也不願意和家長訴説,這説明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存在着問題。

一、為何有些孩子受到委屈,從不向父母訴説?

1、怕得到父母的指責

有些父母會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平時對孩子很冷漠,很少關心孩子,在孩子受到委屈時,父母不但不會關心孩子,還會數落孩子。父母也因此失去了孩子的依賴與信任,當孩子受到委屈時,孩子會害怕得到父母的指責,而自己默默承受着委屈與痛苦,不願意向父母訴説。

2、怕抹殺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好印象

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添加了附加條件,比如:你要乖、要懂事、要足夠優秀、要很強大,我才會愛你。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愛,會很努力地維持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好印象,當他受了委屈或者傷害時,也會自己默默承擔着,不敢向父母訴説,他害怕會抹殺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好印象,父母會因此而不愛他。

3、和父母關係不夠親密

如果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沒有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缺席,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父母對孩子來説,如同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不夠親密,當他受到委屈或者受到傷害時,也只會自己承受着,不會向父母傾訴。

孩子受到委屈,不願意向父母訴説的原因很現實,這也説明父母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那麼,家長要怎麼做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呢?

二、家長要怎麼做才能走進孩子內心

1、多關心孩子

從以上我們瞭解到,孩子受到委屈不願意向家長傾訴,這也和家長平時很少關心孩子有一定的關係。家長對孩子太過於冷漠,影響孩子與家長之間的親密度,這樣的相處模式,只會讓孩子遠離家長。

在孩子受到委屈時,要先關心孩子,而不是數落孩子,這樣才能和孩子建立起依戀關係,孩子和家長關係親密,家長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

2、學會共情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愛擁有了附加條件,孩子為了得到家長的愛,會在家長面前維持好自己的好形象,家長也難以走進孩子的內心,也很難了解孩子內心真正在想法。

家長要學會共情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理解孩子的做法以及想法,不要在孩子寄予不合理的期望。只有學會共情孩子,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3、多陪伴孩子

對於孩子來説:哪位家長陪伴他的時間最長,他和誰感情也會比較好。現在很多家長因為工作關係,很少陪伴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對親子感情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家長也將難以走進孩子的內心。

對孩子來説,家長的陪伴是很重要的,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創造美好的回憶,才能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家長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

心理學家戴.埃爾金德曾説過:孩子最希望的是,父母將他們看得很重要,他們能夠永遠被愛圍繞着。不管他的表現如何,父母都會無條件地愛着他。因此,家長要多給予孩子陪伴與關心,懂得共情他,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孩子在遇到問題,才會第一時間找家長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