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健康養生】春寒料峭,警惕老寒腿“作怪”!三個小建議快收藏

由 湯生 發佈於 健康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作者: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韓良

近日,我國東北、華北等地區氣温驟降。許多平時就有膝蓋、腿部和足踝疼痛不適症狀的患者此時要注意保暖養護,避免老寒腿“作怪”。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腎屬下焦,許多冬季腿腳怕冷、疼痛的疾病,大都要從脾腎功能來考慮。脾陽虛或腎陽虛衰,不能温煦則會下焦虛寒,氣血不能得以推動到達四肢,則會“不榮則痛”,表現為足底、小腿、膝蓋冷痛綿綿,得温則緩解。

還有一種情況是脾腎不虛,但下肢曾受過嚴重寒冷邪氣侵襲。這些寒濕邪氣留滯經脈,痹阻脈絡導致寒凝血瘀,脈絡不通,出現“不通則痛”,同樣導致足踝膝腿感到寒冷不適。

中醫有天人相應的説法,人要懂得適應自然界,讓身體環境和大自然的環境協調一致,取自然界的能量為身體小環境所用,又不受自然界風寒暑濕燥火邪氣侵襲。冬季主封藏,是人體陽氣內斂,腎精冬藏的時候。所以,腿腳冷痛的朋友在冬天要特別注意養生,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病情加重。

那麼,老寒腿患者應如何調節生活習慣?在寒冷天氣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在此給您三個小建議:一練,二養,三療。

建議在天氣晴朗的中午時段進行鍛鍊,這個時候陽光充足,氣温相對較高,也是一天當中自然界陽氣最盛的時候。可以在午餐後適當地進行簡單鍛鍊,如步行、坐卧位空蹬自行車、提腳後跟等下肢訓練。這些鍛鍊簡單易行,增加關節肌肉力量,改善下肢血液流動情況。

養即注意保養和保暖。注意保養是指儘量避免蹲起、爬樓等增加膝、踝關節承受重量、加重磨損的動作。同時,要尤其注意日出和日落時段的下肢保暖,因為在晝夜交替的時候,自然界氣温變化較大,更易感寒邪。在這個時段也要儘量避免劇烈運動,防止過度耗傷人體的正氣。

下面給出三個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的理療小方法,即泡腳、艾灸和穴位按摩。

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一些温通經絡、祛風散寒、温補腎陽功效的中藥進行足浴,如丹蔘、肉桂、伸筋草、桂枝等,可以起到活血祛瘀、行氣温經的作用。特別提醒有下肢靜脈曲張的人羣,水温千萬不要追求越燙越好,否則容易加重腫脹。

艾灸和穴位按摩可以選擇三陰交、行間、承山、足三里、委中、犢鼻等穴位。按摩手法以補法為主,即用手指點按穴位後,順時針柔和地按揉,感覺到酸脹舒適為宜。也可以使用艾柱温和灸這些穴位,可以起到温通經絡、祛風散寒的作用。

只要掌握這些簡單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老寒腿”也可以輕鬆度過寒冷時節。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再選擇一些舒筋健骨的鍛鍊方法,做到與四時相應,順時養生。

編輯:王迪

中國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