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不足則胖,血不足則瘦,胖瘦皆在氣血之間,氣虛、血虛教你補。
如果把人比作生長植物的話,氣就是陽光,血就是雨露,人體要氣血平衡,才會百病不侵。從中醫角度將,氣與血在人體生命活動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氣對人體有推動、調控、防禦作用;血對人體有滋養、化神的作用。
俗話説:“10個女人9個虛。”脱髮掉髮、失眠多夢、面色暗黃、乏力頭暈、愛出虛汗、心煩氣躁,以上症狀長期會導致一個最明顯的結果就——肥胖,氣虛同我們常説的“亞健康”很相似。如何補氣虛呢?教您三招:瑜伽,喝山藥粥,用艾條燻炙脾腧穴、足三里、氣海穴和膻中穴這四大補氣穴位。
血虛是指體內陰血虧損的病理現象。常見於女性,一般表現為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月經淡少或月經錯後甚或閉經、產後乳汁少、肢體麻木、不耐勞作、唇色淡白,容易頭暈目眩,以上症狀長期會導致一個最明顯的結果就——消瘦。我們身邊總有怎麼吃都吃不胖的,讓人羨慕萬分的瘦子,從中醫角度講,消瘦是判斷一個人血虛最明顯的指徵。如何不血虛呢?血虛人羣多吃滋陰降火的食物,可選用百合、蜂蜜、苦瓜等滋陰降火的食物,例如蛤蜊麥冬湯、菊花肉片粥等。
氣不足則胖,血不足則瘦,胖瘦皆在氣血之間,氣虛、血虛教你補。
氣血虛的朋友就試試吧
(以上圖片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