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挽救剛出生的嚴重先心病寶寶,這場生命保衞戰持續了17個小時
寶寶剛出生14個小時,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完全性大動脈轉位,面臨死亡威脅。
為挽救這個幼小的生命,凌晨5點多,華中阜外醫院科研與學科建設部主任、河南省兒童心臟中心主任範太兵教授帶領專家團隊與死神展開一場生死較量。
從晨光熹微到萬家燈火,從手術室到重症監護室,這場生命保衞戰一直持續了17個小時……
這名孩子叫瑞寶,來自山東臨沂。母親產前一個月,去醫院做超聲檢查時,醫生檢查出胎兒患有嚴重心臟病。父母帶着孩子輾轉多個省份求醫,不少專家都説胎兒病情太重,並委婉地勸他們趁早放棄。
後經人介紹,父母從山東趕到河南。華中阜外醫院範太兵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產科主任武海英教授立即會診,決定先實施分娩手術,然後儘快為嬰兒實施心臟手術。
下午3點,武海英主任順利為其實施了分娩手術。儘管分娩手術很成功,但因為嬰兒出生時間太短,身體太虛弱,心臟疾病太嚴重,雖然用上呼吸機,氧分壓只能維持在50%左右,乳酸過高數值一度“爆表”,生命岌岌可危。
河南省人民醫院NICU對孩子進行及時搶救後,轉到華中阜外醫院兒童心臟重症監護室。
第二天早上5點多,孩子出生後14個小時,天還未亮,搶救生命的集結號已經吹響。麻醉科、體外循環、手術室專家嚴陣以待,大家鉚足了勁兒要拿下這場硬仗。
麻醉成功後,範太兵教授帶領團隊齊上陣,開始了這台異常艱難的手術。
患兒連接心臟的主動脈和肺動脈發生“錯位”,若不及時治療,90%以上的患兒將在1歲內死亡,該病是名副其實的“嬰兒殺手”。手術的目的,就是把主動脈和肺動脈進行“重排”。
在常規氣管插管、全麻開胸後,建立體外循環,將主動脈和肺動脈進行調轉,完成錯位糾正。手術持續了5個小時,隨着主動脈開放,孩子的心臟規則有力地跳動起來。食道彩超結果顯示血流通暢,手術成功!
孩子身體太弱,循環不穩定,專家們採取延遲關胸,把他轉運到兒童心臟重症監護室進行全方位的監測和呵護。
專家們寸步不離地守在監護室,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尿量等指標。
12個小時後,孩子的各項生命體徵都穩定……這場持續17個小時的生命保衞戰終於取得階段性勝利。
範太兵教授牽掛着孩子,每天剛下手術或剛查完房,就直奔監護室查看孩子病情,制訂下一步治療方案。
4天后,孩子循環穩定後,專家們精心為孩子縫合了傷口。
在監護室李斌副主任醫師等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下,孩子生命體徵逐漸穩定,關胸2天后成功脱離呼吸機。孩子從監護室轉回普通病房繼續治療,在薛海娜護士長等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瑞寶於近日康復出院。
範太兵主任介紹,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指主動脈和肺動脈對調位置,主動脈接右心室,而肺動脈接左心室。使體循環與肺循環各走各路而失去循環互交的生理原則,必須依靠心內交通(卵圓孔未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或心外交通(動脈導管未閉、側支血管)進行血流混合交換血流,患兒才能暫時存活。
但是,動脈導管一般會在新生兒24小時內生理性閉合,這樣瑞寶賴以生存的通道就被堵死了,急診手術是唯一救治的方法。同樣需要出生後儘早手術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有:梗阻型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閉鎖、粗大的動脈導管未閉、重度的肺動脈狹窄、左心發育不良、壓迫氣道的血管環、超大室間隔缺損、重度主動脈縮窄等。(華中阜外醫院 邢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