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生小孩,你會怎麼帶勒?”“都聽你的啊!我沒意見”育兒之前,父母不論是溝通想法,或是以別人帶小孩的狀況討論,自認已經做過事前演練,然而殊不知,孩子一出生後,許多枝微末節都成了夫妻倆所爭執的內容。想要夫妻雙方擁有一致教養觀,難度甚高,因兩人的原生家庭、心性皆有所不同,經由有效溝通若能達成充分磨合即可,無須要求完全契合。雖説教養觀相同固然最好,可灌輸幼兒一致教養觀念,但是,夫妻間更須注意的應是,教養過程中是否能夠維持親密親子關係,而非執着於協調兩人一致教養觀。
案例3歲多的小齊,天性好動,父母一個不注意,他就把家裏東西拿來拆,無論是電器、玩具,無一倖免。不巧今天被剛回家的爸爸撞見,爸爸立刻破口大罵:“你為什麼這麼不乖,剛買的東西你也拿來拆。”媽媽快速地從廚房跑出,阻止爸爸並説:“你不可以這樣!幹嘛動手動腳,小孩子還小,不會好好説嗎!”日後,自然而然,在管教孩子時,成爸爸扮黑臉,媽媽扮白臉,小齊只要一犯錯,當爸爸正舉起手時,他就會快速跑到媽媽身後尋求保護。媽媽強迫自己改變教養方式,漸漸開始對孩子使用打、罵的教養方式,以免讓孩子認為媽媽好講話,即使犯錯也不會被兇。
但高壓式教養容易扼殺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孩子年紀愈大,愈不建議使用打罵方式,因若只是打、罵,卻不説明動怒原由,易在孩子心中產生怨懟、不解。假使欲讓孩子瞭解媽媽並非永遠的避風港,不見得要迎合爸爸,改變自身教養態度,建議可用別種處罰方式告知他:“你哪裏做錯了?媽媽罰你站10分鐘”説清理由讓孩子知錯,在予以適度處罰。
當父母任何一方正在教養孩子時,假如另一方無法認同,經評估當下孩子並無危險後,建議先用權宜之計──暫時迴避,如案例中的媽媽不要當下直接干涉爸爸,因媽媽直接介入父子之間,當着孩子的面告訴爸爸:不可以時,其實會誤導孩子以為是爸爸錯,跟他本身無關,如此一來,將會造成爸爸往後在管教時使不上力,也使夫妻之間更加容易因為教養觀念不同,而產生裂縫。媽媽不見得要配合爸爸的教養態度,畢竟改變自身心性並不容易,若不滿他的教養方式,建議事後可與爸爸做進一步溝通,以期互相調整。和配偶溝通之餘,事後也必須清楚告訴孩子,爸爸管教的目的為何?
如此可有效安撫孩子情緒,維持和睦親子關係,避免孩子認為自己只是大人的出氣包。另外,也建議媽媽不要只是一味盲目地保護小孩,應當利用機會教育,告知小孩以後相同問題發生時,應該如何處理,將有助幼兒往後的社會相處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