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六條經驗,家長謹記保障孩子一生健康!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健康

孩子都是家中寶,是一家人的希望,而如何在幼時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為將來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還需要家長合理的解決問題。六條過來人的經驗讓你保護好孩子的健康!

一、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三分飢與寒“並不是説讓小孩餓着,凍着;飢為調節飲食;寒為適應寒温;簡明説來就是不要讓孩子吃的太保,不要給孩子捂得過緊。

小兒本是“純陽“之體,捂得過緊,穿的過多反而會使陽氣過剩,同時臟腑脾胃多嬌嫩,影響臟腑功能,並且對於肌膚造成影響。

孩子飲食,一忌太飽;二忌生冷肥甘,油炸、膨化、冷飲、性寒的食物均不適合;三忌五味太過,過酸、過甜、過鹹的食物不適合。

二、軟、熱、少對脾好;冷、多、硬脾易病

養子十法曾提到“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病。忍三分寒,吃七分飽,頻揉肚臍,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五要心胸涼。”

三、乳貴有時,食貴有節

孩子生病的一個原因就是食積,食積的主要因素就是吃多了,作為孩子家長一定要牢記飲食規律,這樣孩子才不會生病。

“乳貴有時”很多孩子媽媽常犯的錯誤,頻繁餵食,孩子一哭就以為餓了,其實對於規律性母乳餵養是非常有必要的,且母乳是6個月以內嬰兒最為理想的天然食品。

“食貴有節”孩子三歲以後就要養成三餐定時,規律飲食的習慣;首先不能吃的太飽,其次食材選擇天然的,應季的,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讓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粗細有度,合理營養。

四、“小胖墩”“豆芽菜”,先天不足後天補

很多孩子出現或胖,或瘦多是因為孩子脾胃虛弱導致;偏瘦的孩子吃進去的食物吸收不好,營養物質供應不足,同時還會導致孩子臉色不好,睡眠不好,無精打采,身體素質不好,不注意調養,進一步發展就會導致營養不良,也就是中醫所説的“疳積”。偏胖的孩子則是吃進去的不能很好的消化,變成虛胖。

如何改善孩子的情況呢,《黃帝內經》中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主食,蔬果,肉蛋搭配好就會很好的改善,同時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山楂,山藥,紅棗等。

五、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小兒安

民間將魚稱之為“發物”因幼兒時間身體內分泌系統尚未完善,過早接觸“發物”會引起致敏反應,還容易生濕疹和瘡。多吃肉生師多痰,濕在體內是水腫,所以多吃肉會發胖,而且是臃腫的虛胖,從而導致孩子免疫力低易生病。青菜豆製品補充豐富的微量元素;同時豆腐具有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的作用。

建議給孩子的食譜中雞、鴨、魚、蝦、豬、牛、羊都要有,魚、蝦每週不超過兩次。

六、要讓小兒安,三里水不幹

足三里穴是有名的強壯穴,對孩子成長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按揉足三里,健脾胃,強壯身體,同時對發育不良,營養不良、感冒、虛喘都可以很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