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力太猛,有鬆弛感的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別用力太猛,有鬆弛感的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求助,很是心酸:和媽媽的關係很緊張,我該怎麼辦?

她説,媽媽是那種典型的“緊繃型”的父母,每次回到家,總是能夠感受到一股濃濃的焦慮情緒,整天擔心這個,害怕那個,沒有一刻能放鬆自己。

時間長了,這種緊張感就成為了常態,也體現在日常對孩子的養育過程中。

她説:我知道媽媽很愛我,但是,她為什麼就不能像別的媽媽那樣,活得輕鬆一些呢?

都説父母的情緒裏藏着孩子的未來。

教育,不能太緊繃,也不用太過用力。

很多時候,父母越鬆弛,孩子越優秀。

別用力太猛,有鬆弛感的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一個與焦慮相伴隨行的過程。

孩子學習不好、成績下滑、在學校被同學欺負、被老師批評.......這些,都在滋生我們的擔憂。

美國作家Jennifer Senior在《為何養育兒女伴隨這麼多焦慮?》的演講中説:

書店裏育兒書籍滿天飛,而我看到的,只是焦慮。當我們竭力追求培養幸福快樂的小孩的時候,我們承擔着錯誤的思想負擔。

別用力太猛,有鬆弛感的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焦慮的本質,是信任感的缺失。

我們不相信孩子能夠掌控他們的人生,我們更擔心,孩子不夠優秀,都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到最好。

但是,我們忘記了,我們的焦慮,很多時候會傷害到孩子。

好友小敏最近就非常心焦。

剛上初中的兒子變得格外擰巴,事事都對着幹,你讓他往東,他偏要朝西,一言不合,就大發脾氣。

小敏很着急,逮住一切時機和兒子講道理,有時,一看兒子那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説不上幾句,就提高了嗓門,衝着兒子一通嚷嚷。

母子之間,除了爭吵,就是冷戰。

時間長了,兒子不但脾氣沒有改變,學習也受到了影響,成績下滑很多。

直到那天,兒子衝她狠狠發了火:別再逼我了,我不想再上學了!

她才意識到,兒子可能真的受傷了。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焦慮傳導的倒掛”。

正常的親子關係中,焦慮的傳導順序應該是父母看到並接住孩子的焦慮,孩子因此抖空內心,輕裝前行。

但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往往成為了父母情緒的容器,接住了父母的負面情緒。

孩子找不到更好的處理情緒的方法,他們就只能像一隻受傷的刺蝟那樣,將自己蜷縮起來,以此換得一絲安全感。

當我們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時,他們才能不再緊繃,正如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説的:

如果我們信任孩子強大而堅韌的生命力,信任親密關係中所藴涵的積極能量,信任愛與遊戲所提供的自然療愈效果,那麼,我們將不再因孩子而擔心和焦慮。

別用力太猛,有鬆弛感的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在網上看到了一個網友的故事,很感動。

那年,一家三口去三亞旅遊,到酒店辦理入住後,才發現,行李丟在出租車上了。

在他們家,一般是爸爸負責搬運行李的,只是那一次,在出租車上,他們為了這個難得的假期興奮不已,聊得太開心,以至於後備箱的行李竟然沒有一個人想起。

他很不安,擔心媽媽會發火,結果,媽媽什麼都沒説,和爸爸一起調了監控試圖聯繫司機,沒聯繫上,行李自然也沒找到。

兩個人坐在沙發上商量了一下,就帶着他打車去了當地最大的商場,買了新衣服,看了電影,還吃了宵夜,之後,帶着一大兜子新衣服心滿意足地回了酒店。

有網友感嘆:這樣鬆弛的父母,愛了愛了,這個家庭的孩子,實在太幸福了。

還有人説:鬆弛的關係更容易培養“大心臟”的孩子,他們更容易適應環境,無論順境逆境,他們都能活出最好的狀態。

很多人喜歡楊迪,是因為他身上的那份放鬆與開心。

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他有一個十分鬆弛的媽媽。

在楊迪的記憶中,媽媽説話一直是嘰嘰喳喳的,永遠是快樂的,笑臉相迎的。即使和爸爸吵了架,她也會躲在房間裏吵架,開了門又是一張笑臉。

楊迪説:媽媽對我的影響太大了,她教會我人生沒有什麼可愁的,活得就要樂樂呵呵的。這些年來,無論遇到什麼狀況,我都挺得住,我都覺得自己挺好的,是最棒的。

別用力太猛,有鬆弛感的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蓄杯理論”,他説,每個孩子生來都會帶着一個杯子,父母的責任就是要不斷地向裏面填滿愛與親密,當孩子的杯子被填滿時,他一定是快樂的、安靜的、樂於合作的。

鬆弛,是一種習得的能力,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更是一種智慧的教育。

而孩子,唯有放鬆下來,才能坦然面對未來的坎坷,勇敢扛起生活的風雨,也才能擁有更加開掛的人生。

別用力太猛,有鬆弛感的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給予孩子鬆弛教育,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簡單説來,可以有四個步驟:

1、保持邊界、課題分離

阿德勒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課題分離”,他認為: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隨着孩子慢慢長大,我們要為孩子設立物理邊界和心理邊界,給他們一個空間,讓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出選擇。

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剝離個人的情感,就事論事,專注於事情本身。

2、拒絕對比、發掘優點

齊魯壹點曾對近千名小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45%的孩子表示,最不喜歡家長拿自己與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

曾經看過這麼一句話:一個缺口的杯子,如果換個角度去看,它依然是圓的。

孩子也是一樣,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都會有自己的優點。很多時候,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多發掘他們的優勢,我們就會看到孩子身上那些曾經被我們忽視的長處。

3、降低期待、緩和心態

好的教育,需要放平心態,慢慢來。

“慢養”教育理念的創始人黑幼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他曾經為了四個孩子的調皮叛逆而頭疼不已,後來,他靜下心來,改變了做法,讓自己慢下來。他接受孩子們的喜好,支持他們的決定,也不再糾結於孩子的一些小錯誤上。

就這樣,被“慢養”的孩子成為了人羣中最出色、最奪目、最絢爛的那一個。

別用力太猛,有鬆弛感的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很多時候,父母的從容,才是真的快。

4、好好説話、好好吵架

每個父母都渴望能和孩子建立順暢的溝通渠道,聽到孩子心中所想。

吵架,也是親子溝通中的重要一課。

心理學上將吵架分為兩種,破壞性的和建設性的。

好的吵架,不僅能重建良好的親子關係,還能幫助孩子成長。

弗吉尼亞大學對150個13歲的孩子做過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在家跟父母經常爭吵但能保持冷靜的孩子,更能輕鬆應對外界的意見和分歧。

好的吵架,一定是從講情到講理,是先有情再有理的。

別用力太猛,有鬆弛感的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心靈奇旅》裏有一句話: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功,但擁有“火花”的孩子一定會閃閃發光。

好的父母,都能找到孩子身上的“小火花”,和他們相視一笑,然後,告訴他們:我愛你,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孩子的教育中,折射着父母的人生態度和育兒智慧。

好的教育,不是要用力,而是要用愛。

給孩子真正的呵護和照顧,給他們寬容的環境和關愛,他們才能放下內心的芥蒂,自由地生長。

作者 | 夏小雨,一個熱愛生活的資深財務女,此生唯兩大理想,一支筆,一束光。

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33 字。

轉載請註明: 別用力太猛,有鬆弛感的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