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非常苦惱,明明看見孩子非常勤奮,動不動坐在書桌前學習到半夜,成績為什麼還是不理想呢?其實,坐在書桌前並不見得是在真學習,還有一種“假勤奮”的情況在孩子身上經常發生,家長要學會判斷。
家長從學習用具,判斷孩子真假學習狀態
前段時間和鄰居一起吃飯,鄰居大倒苦水。原來,她家有一個八歲的兒子。為了孩子能夠好好學習,鄰居做足了各項後勤保障。
她每天都開車到學校,一放學就把孩子接回家。孩子回家後洗洗手、吃點東西,就開始做作業了,每天都會做到很晚。可是,近來每次學校學科測驗,孩子的成績都不理想。
鄰居也是非常苦惱,她覺得自己為孩子提供了充足學習保障和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也很用功的,一回家就坐在那裏學習,為什麼成績還是一塌糊塗呢?
我聽了朋友的訴説,建議她回家後看看孩子的學習文具,檢查一下孩子的書包,也許從中能夠發現孩子成績下滑的線索。
比如孩子的筆,如果有比較明顯的咬過或者劃過的痕跡,那麼説明孩子學習的時候,沒有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可能有做小動作、思維走神等現象。如果孩子處於這種狀態,那麼儘管孩子坐在那裏,但是並沒有用心,所以成績肯定好不了。
家長要分清孩子是真學習,還是假用功
家長們一定要分清楚孩子是真學習,還是假勤奮,不能光憑看見孩子坐在那裏,就斷定孩子是在用功。有時候,孩子雖然坐在那裏,但是腦子和心裏不一定想的也是學習的事情。
有時候,家長剛關上孩子的房門,孩子就在書桌前左扣扣、右捏捏,把鉛筆咬一下、把橡皮劃一下,或者雖然在寫字,但是筆畫特別輕,寫的特別潦草。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現象就是假學習,説明沒有用心投入到學習中。
假勤奮的孩子,雖然人坐在那裏,因為思維已經跑偏了,所以沒有學習效果,成績也會直線的下滑。
説白了就是一個學習效率的問題,之所以出現這種假勤奮的情況,孩子往往是被逼的,他的內心很抗拒學習,但在家長或者作業的逼迫下,卻不得不坐在書桌前做樣子,長此以往養成了習慣,學習完全投入不進去,所以家長一定要警惕這種情況,並引導孩子真正地投入到學習狀態中。
家長幫助孩子從假用功,轉變成真學習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起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激發起孩子自己內生的動力,學習才會有勁頭。
如果孩子本身沒有興趣,完全是在家長的逼迫、催促中學習,那麼他們就不會把自己的潛力激發出來,也不會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解一些案例,比如:個人通過努力學習,最終獲得成功的事例,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由被動學變成主動學。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時孩子雖然坐在那裏,但是並沒有投入到學習中,這和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關。家長平時陪伴孩子的時,幫助孩子養成專心致志的習慣。
比如:不要一次性給孩子提供很多的玩具,每次給孩子提供一、兩個玩具,否則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他可能會這個玩一下,那個玩一下,像小貓釣魚一樣。平時,孩子正在專心做一件事情時,家長不要打斷他,而是耐心的等待孩子做完。這樣就有助於孩子養成專心的習慣,在學習中也能夠心無旁騖的專心學習。
結語: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學有所成,但是注意不能逼迫孩子。孩子下學回家後,家長要看看孩子的學習用具、看看孩子是否在筆、橡皮上做小動作,從中看出孩子的學習狀態,進而有針對性的幫助改正不足,提高孩子的成績,幫助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