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嫌棄孩子話癆,愛説話的孩子往往更有領導力,這樣引導很關鍵

孩子不會説話的時候天天盼着他開口,孩子開始説話之後又嫌他吵吵鬧鬧,是不是很多家長都會這樣?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天天問這問那,甚至一天反覆講同一個故事,話這麼多可怎麼辦?有的家長卻在擔憂孩子成天不愛説話,特別是到了人多的地方,一個音都不敢發出來。

不要嫌棄孩子話癆,愛説話的孩子往往更有領導力,這樣引導很關鍵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孩子話多這並沒有問題,還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在説話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小腦袋瓜也在高速運轉和思考,家長們覺得孩子所説的公交和宇宙毫無關聯,卻沒想到這當中藴藏着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

在一個集體當中,愛説話的孩子往往會有比較強的表現慾望和領導能力,他們不會過於在意別人的目光,而是更專注於自己想表達的,多表達也可以使他們熟練地使用詞彙,鍛鍊語感,因此這類孩子的口才都是挺不錯的。

孩子話太多,開啓話癆模式,其實是孩子學習並積累新詞語的重要途徑,是語言賦予了孩子表達內心真正感受的能力。

不要嫌棄孩子話癆,愛説話的孩子往往更有領導力,這樣引導很關鍵

面對話太多的孩子,有許多家長常常會感到無可奈何,覺得過於吵鬧,但其實是因為1.5歲-2.5歲時孩子正處於語言敏感期,他們是在鍛鍊自己的表達。

關於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許多家長在孩子會説話之後就有所忽略,實際上,多陪孩子聊天、和孩子真正玩到一起是每個家長都應該做到的。

通常來説,3歲對孩子是一個分水嶺,也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孩子能夠家長的鼓勵越多就越能説,如果孩子話太多,家長可以趁此時機鼓勵孩子,使他能夠越來越完整地説句子、段落和一些複雜的情節、故事。那我們該怎麼將這些落實到行動上呢?

不要嫌棄孩子話癆,愛説話的孩子往往更有領導力,這樣引導很關鍵

拒絕沉默的“冷暴力”

一個孩子是否能夠自信地表達自己,這並不僅僅只是環境、性格和語言能力決定的,也受複雜的心理過程所影響。如果家長在聽孩子説話的時候是一種敷衍、不耐煩的態度,或者是一邊聽一邊玩手機,那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講得不好,所以父母的關注都不在自己身上,慢慢喪失自信,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孤僻,不愛表達。

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玩手機,其實也算是“冷暴力”的一種,這屬於對孩子感情上的冷漠,如果孩子長期處於這種冷漠之中,就容易變得不願意和其他人溝通,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對他人變得冷漠,甚至有可能成為冷暴力這個“接力棒”的傳遞者。

我一直都在注意這方面的問題,讓小寶不會有自己被忽視的感覺,也讓小寶的爸爸在回家之後儘量減少和電子設備的接觸情況,避免只顧着鼓搗那些電子設備,小寶説什麼都聽不到。

還有家長的説話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語言環境對孩子來説也是至關重要的。經常和孩子講話、多給孩子講故事,這些事情可能短期來説沒有什麼效果,但一天天累積,在一段時間之後是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有一個要注意的情況就是,不要因為孩子話太多就給孩子貼上“不懂事、吵鬧”的標籤,這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甚至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該講話的。

不要嫌棄孩子話癆,愛説話的孩子往往更有領導力,這樣引導很關鍵

認真傾聽、正面鼓勵

面對“話癆”小朋友,我們要做的,不是把小朋友們喋喋不休的小嘴巴“關掉”,而是應該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來應對孩子。

我們可以每天都給孩子留出一些一對一相處的時間,認真聽孩子説話。要能夠把自己放在孩子相同的位置,看着他的眼睛,不管他説的是多普通的事,都要表現得有興趣、都要誠摯傾聽這一點是非常重的。

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孩子多進行思考,而不是隻停留在説話。當小寶在提出一些疑問的時候,我會反問他“那小寶覺得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呢?如果小寶認真觀察説不定可以自己發現哦,等你發現之後再來和媽媽‘對答案’吧~”

人羣中的領導者往往都是那些愛表達的人,不要扼制孩子“愛表達”的天性,正確引導能夠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34 字。

轉載請註明: 不要嫌棄孩子話癆,愛説話的孩子往往更有領導力,這樣引導很關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