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兩歲左右,不少家長都被這個問題所困擾:孩子突然變得霸道,什麼都要佔為己有,嘴巴里總是“我的、我的.....”、“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也開始和周圍的小朋友搶玩具......
這是為什麼?
因為孩子進入了“物權意識關鍵期”,這個階段常常和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關鍵期”交織在一起。在這一時期,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開始有了“我”、“我的”的想法。
主要表現為:
語言方面——總是“我的、我的”、“這也是我的”“那也是我的”。
行為方面——會出現搶玩具的表現,有時還會伴隨攻擊行為。
情緒方面——容易衝動且不能自制。
美國有一首兒歌,生動描繪了這一時期孩子的內心世界:
如果是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在我手裏,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從你手中奪過來,那東西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是我的,不管怎樣它永遠不會看來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積木,所有的積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來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處時,它自動變成我的。
在這一階段,有幾個點,家長要注意:
1、切不可在物品歸屬方面逗弄孩子
如“把這個玩具送給我吧”、“把你的零食給那個姐姐吃掉吧。”如果孩子把東西藏到背後,我們可能會説:“哎呀,真小氣呀”。如果孩子真的遞上來,我們可能又會説:“我是逗你的。”
我們隨意的逗弄,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混亂,如果給孩子貼“小氣”的標籤,也會讓孩子逐漸認同,覺得自己就是個小氣的小朋友,破罐子破摔,慢慢地真的不願意分享了。
2、不要輕易處置孩子的物品
包括不能隨意扔掉孩子的玩具,即使是再不起眼的東西,可能只是個破了的小貼紙,也要由孩子自己做主;
不能強行搶走孩子手裏的東西,有時候孩子和別人玩,出現爭奪玩具的情況,礙於面子,我們會把東西搶過來給別人玩,這是不可取的;
也不能隨便把孩子的東西送給別人,客人來家裏,可能喜歡上了孩子的玩具或者繪本,我們不能未經孩子同意就把東西送給別人。
隨意處置孩子的物品,會讓孩子對“物權”產生懷疑,“我”到底是不是物品的主人,我能不能保護好我自己的東西?從而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自卑,影響孩子後期的社交。
也有可能導致孩子界限不清,開始亂拿亂搶別人的東西。
3、不要強迫孩子分享
在孩子物權意識關鍵期和自我意識發展關鍵期期間,孩子不願意分享,這是正常的表現,並不是孩子“自私”、“小氣”。
強迫孩子分享,要麼會讓孩子為了別人高興學着妥協,導致他們變得膽小怯懦,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要麼和家長對抗,容易發脾氣,為了維護自己,出現極端的表現。
要怎樣幫助孩子度過“物權敏感期”呢?
1、幫助孩子瞭解家中物品的歸屬情況。即哪些是寶寶的,哪些是媽媽的,哪些是爸爸的,哪些是公共的,如果動別人私有物品要先徵得同意,並在生活中貫徹落實。
2、讓孩子自己管理私有物品。比如給孩子留出出一個玩具角,專門放玩具,而如何擺放玩具,讓孩子自己做主。
3、通過一些交換遊戲,或生活中的交換行為,孩子明白,交換物品並不是失去了這件物品,相反,還會達到成倍的效果。如“爸爸用了媽媽的洗面奶,媽媽用了爸爸的洗髮水,爸爸媽媽兩個人的臉和頭髮都乾淨了”。這樣可以給三歲以後的分享行為和社交打下基礎。
4、當有其他人侵犯到孩子的“物權”時,堅定地站在孩子一邊。家長此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解決問題,這是提高孩子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大好時機。
5、當孩子侵犯到其他人的“物權”時,用“同理心”讓孩子自己把東西放回去。如“別人要是要帶走你的玩具,你是什麼感受呢?你不開心,對方也一樣不開心。”
當然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物權意識敏感期”,我們也要重視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歪歪兔19月齡的內容就主要是針對這個內容的,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自我意識關鍵期。
有時候,孩子們那些令我們頭疼的表現,背後可能是有一個關鍵期。我們要了解孩子的成長,給他們最合適的教育和引導。
讀《歪歪兔情智樂園家庭早教套裝》,抓住孩子的每一個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