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劇本還未終結,我們終究要學會的是,為自己負責,在成長過程中,讓對和錯在心裏實現一種平衡,放下過去,也放過自己。
父親是“老實人”,但是“我恨他”
小楊出生在一個破舊的土坯房中,家裏經濟不富裕,除了幾畝地之外,真的什麼都沒有,而全家的生活都需要有父親來支撐。
艱難的時候,父親一天要做很多份工作,晚上撈魚蝦,第二天早早起來出去賣,然後掙的錢去交電費、水費,補償家裏的日常開銷。
母親由於太過辛苦,身體落下了一身病,而且不停地抱怨生活的艱難,父親為了緩解內心的壓力,用“酗酒”來逃避現實。
從那時起,父親經常在外面喝酒,而且醉倒在路邊好幾次,多虧有鄰居揹他回來。後來,家裏把地賣了,有了些存款,但此時的父親變本加厲,不僅不做家務,不工作,而且將家裏的錢,都用來買酒喝。
喝醉後,就會“撒酒瘋”,摔東西、罵人、説家裏人的壞話,甚至有時還會動手打人。因為父親常年“酗酒”,所以,家裏的錢被敗光了,等小楊開學了,連學費都只能到處去借,最可憐的時候,連50塊錢電費都交不起。
成年後的小楊很少回家,父親説他不孝順,不僅如此,他經常對自己的孩子和妻子發脾氣,一遇到問題就逃,變得越來越自卑,親密關係也很難建立。
小楊説:雖然父親是個“老實人,但我恨他,他給了我一個自卑的童年。”
孩子背後的對抗,隱藏着自己對父母的期盼
童年的陰影或許對很多人來説,都是揮之不去的,甚至有些人會想:
如果父母當初不這麼待我,我可能會過上更好的生活
。
也許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可以讓我們免去成長的“痛”,然後,將這一切的過錯推給父母,
即便他們漸漸老去,頭髮花白,我們依舊在等待着那句遙遙無期的“對不起”,希望他們能幡然悔悟,重新再“寵愛”我們一遍。
但多年後才發現,其實是我們也沒有真正瞭解過父母,只是因為自己不敢面對現實,所以用內心的對抗,去喚醒自己心中那份被父母愛的期盼。
為什麼父母很難和孩子説一聲“對不起”?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做錯了事情,要説“對不起”,但父母為何卻難以啓齒?
其實不是道歉難,而是他們的自我防禦機制太“厚重”。
1)傳統思維“根深蒂固”
多半父母還是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思維束縛,他們認為父母是家族中的長者,地位具有不可挑戰性,因此當他們犯錯之後,可以不反思,但孩子必須道歉。
2)道歉是一種“軟弱無能”的表現
很多父母都希望為孩子樹立一個高大威嚴的形象,成為孩子的大樹,為他們遮陰避陽,擋風阻雨。
因此他們在親子關係中,將道歉視為一種“軟弱無能”的表現,不願揭開自己脆弱的一面,於是只留下了“堅強”的面具。
3)羞恥感驅動着自己
羞恥感是一種情緒體驗,它與人的自尊水平有很大聯繫,自尊水平不穩定或比較弱的父母,他們的內心往往也比較脆弱,所以,他們認為和孩子道歉,是一種有損自尊的表現。
孩子等不到父母説“對不起”,也要學會放過自己,重新開始
有科學數據顯示,其中75%的人都遭受過童年的創傷,但是能等到父母那句“對不起”的人卻寥寥無幾。
或許有人能生活在一個温暖、和諧的原生家庭,他們沒有爭吵,有的是彼此關愛和積極溝通,但這樣的家庭確實不多見。
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他們沒有很高的學歷背景,也受到了他們原生家庭的傷害,於是,用傳下來的方式用在孩子身上。
所以,“完美的父母”不存在,再糟糕的人也應該有人性閃光的一面,即使他們沒有反思、沒有體諒,但更多孩子都已長大,我們應該有能力去決定自己的人生命題,放過自己,才是人生的重要課題。
或許很多人都一樣,永遠等不到父母那句“對不起”,而父母也等不到孩子的那句“謝謝”,這場遙遠的等待,可能最終化為一場泡影,但人生還未終止,我們依然有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