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內向,大人就希望他們成為愛説的人;有些小朋友閒不住,大人就希望他老老實實的。我們的爸爸媽媽總覺得子女身上不存在的特點對他們來説是最好的,殊不知,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特定的特點。即使家長想要改變也不可輕易以自己想要的樣子為標準。
很多大人的頭腦中,對“什麼是性格好的孩子”的定義十分簡單——活潑、開朗、勇敢……他們似乎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真的每個孩子都能變成這個樣子嗎?他們真的適合變成這個樣子嗎?這就提到了如何針對性地培養孩子性格的問題。
育兒專家指出,兒童的性格塑造應在6歲前抓緊完成。孩子形成怎樣的個性,一半由基因決定,一半由父母引導影響。也就是説,我們應該按照基因已經給出的性格大方向,在後期對孩子的培養上揚長避短。那麼,這該怎麼做呢?
1、怎樣培養“悶葫蘆”型的孩子
這類孩子的典型特徵就是什麼都不愛説,任何想法都掛在嘴邊。這要求家長們極其敏感,能夠捕捉到孩子的所需所想。比如,小“悶葫蘆”和家長在公園裏散步。他突然看到一羣年紀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在不遠處玩耍。放在活潑的小朋友身上,可能還沒等你答應,他已經和人家達成一片了。但是,小“悶葫蘆”比較膽小,他可能時不時偷偷瞄一眼那些小朋友,表現出極度的渴望,卻又害羞地抓緊你的衣角。這時,大人就要敏感地接受到孩子發出的信號了。
你應該鼓勵他去和小朋友玩,如果一次不行就兩次,這樣的小朋友很需要有人在背後推他們一把。一定不要在大家面前批評他膽子小,這樣只能讓他越來越“悶”。
2、怎樣對付“熊孩子”
這類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了驚人的搗蛋能力,也是讓家長們作為頭疼的一種類型,在既往的經驗中,針對這樣的小孩,父母採取的糾正方式總是“揚巴掌”。但這種教育不會起到長期的作用。可能在第一次、第二次時,他會被嚇到而起效果。因此,對於這類孩子,我們建議“以柔克剛”,用自己的耐心逐漸扭轉他的態度。
3、怎樣改變“書呆子”
這類孩子並不是指那些書讀得很多的人,而是類似於此的,給人一種反應有點慢的印象。他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能表現得不緊不慢,這並非好事,如果真的遇到了危險,他仍然不緊不慢地,這就是害了他。面對這樣的孩子,大人們需要極度地有耐心,堅持等他説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行動,不要因為他們一時半會沒反應就自己着急發火,你一定要等,即使一開始真的很痛苦,但時間長了總會有所改變。
5、怎麼對待“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