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先爬還是先走,兩者差距很明顯,不爬就走的寶寶不見得更聰明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健康

記得之前看到過一則新聞,內容是這樣的:

一位新手媽媽在帶一歲寶寶去醫院做體檢的時候,雖然寶寶身體狀況一切良好,也已經學會了走路,但是卻因為沒有學會怎麼“爬”,而被醫生嚴厲地訓斥了一番。

這位媽媽感到十分委屈,她覺得孩子都已經學會走路了,會不會爬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而且我相信,肯定也有很多人都和這位媽媽持有相同的觀點:“爬”這項技能,肯定就和走路吃飯一樣,寶寶以後長大了自然而然就會了,不用講求什麼先後順序之分。

那麼,寶寶“先爬後走”和“先走後爬”,究竟有着怎樣的區別呢?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讓醫生對寶寶“不會爬就走”的現象如此生氣呢?

直接學會走路是寶寶智商高的表現?

很多家長們都會驚呼於自己的寶寶直接跳過了在牀上、地上到處亂爬的階段,他們認為直接學會的走路的寶寶更聰明、大腦發育比別的寶寶更迅速、更健全,智商高更高。

可事實卻恰恰相反,沒有經過“爬行”這一過渡階段寶寶們,不僅不會更聰明,反而大腦發育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因為寶寶們在爬行的過程中,大腦和小腦會得到相應的刺激與鍛鍊,如果跳過了這個環節,那自然寶寶的大腦和小腦就會缺乏鍛鍊,有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智力發展。

讓寶寶“先爬後走”,這些可能產生的後天差距你要知道

1、寶寶在走路時更不易自我保護

由於寶寶們的肌肉沒有得到充足的“爬行鍛鍊”,對一些相應的手臂、腿部動作也沒有很好地掌握,所以他們在走路摔倒的時候,不知道應該用手撐地面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甚至有的寶寶很有可能會直接摔個“臉着地”,造成一些面部和腦部傷害。

2、寶寶的協調性會相對較弱

看似“走路”比“爬行”更有難度一些,但其實爬行時寶寶們的肢體動作,是需要全身上下各個部位都進行配合的。

寶寶胸部、腹部、背部和腿部的肌肉在爬行的過程中,都能夠被有效的調動起來,得到充分的鍛鍊。

可“先走後爬”的寶寶們,他們受到的相應鍛鍊就會少了許多,自然身體的協調性就會更差。

3、寶寶的平衡感會相對較差

對於“先爬後走”的寶寶來説,他們的大腦可以得到充分的鍛鍊,分管前庭系統的部位也能得到更多的調動,因此他們平衡感會更好,同時也更不容易出現暈車、恐高等現象,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而“先走後爬”的寶寶們平衡感就會較差,走路容易摔倒,也會出現暈車、恐高、思想容易跑毛的現象。

雖然這些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和治療得到改善,但畢竟寶寶們會多受罪,所以家長們還是應該多注意,讓寶寶們先學“爬”,再學“走”。

順應寶寶動作發育的連續性,遵循寶寶大腦階段性發展的特點

家長們應該知道,寶寶的行為動作和大腦發育是有着必然聯繫的,具有一定的連續性、階段性:

兩個月大的寶寶,我們可以拉起他們的手,讓寶寶嘗試坐起的同時,腦袋保持豎直;

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可以幫助他們仰卧的時候翻身;

六七個月大的寶寶,可以讓他們在獨自坐立的時候將頭向後仰;

八九個月大的寶寶,可以鍛鍊他們手腳交替着向前爬行。

而對於還沒有學會爬行的寶寶,家長們不妨這樣引導和幫助他們,促進寶寶大腦的正常發育:

1、停止抱寶寶,讓他們嘗試自己過來找家長。得到充分的肌肉和大小腦鍛鍊;

2、家長們可以做出爬行的舉動,讓寶寶進行模仿;

3、利用玩具、奶瓶等寶寶喜愛的物品進行引導,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寶寶們更輕鬆的學會爬行。

我們常常聽家裏的老人們説:“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也不是毫無道理的,寶寶的成長都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絕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從爬行,到站立,再到走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如果家長以地上涼、家裏面積太小而讓寶寶們跳過了“爬”的階段,除了上面説到的不會自我保護、協調性和平衡感差之外,寶寶們還會因為肌肉缺乏鍛鍊、發育不成熟,無法支撐自身的重量,給寶寶的脊柱和腿部帶來極大的負擔,長此以往很有可能會讓寶寶出現駝背、“x型腿”、“O”型腿和扁平足的症狀,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揠苗助長”,也不要錯誤地認為“先走後爬”就是自己寶寶異於常人的聰慧的行為,讓寶寶從學會“爬行”開始,自然而然的過渡到走路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