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歲之後,身體毛病不斷,醫生坦言:千萬別再讓3類人帶娃
現在的孩子,出生在了好時代,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極大的豐富,衣食住行都比過去優越得多,説是“錦衣玉食”也不過分,但是,孩子們卻變得更嬌氣,身體素質差,三天兩頭的生病,一年到頭,兒科門診都十分“熱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吶?
前不久我帶兒子回老家,我妹妹也放暑假了,兒子特別粘着她,吃飯都要跟小姨坐一塊,小姨也對他十分寵溺,有求必應的買了各種零食,但是兩三天後的晚上,孩子飯沒吃兩口就説不餓了,“蔫兒了”一樣躺在牀上,我本來以為孩子白天玩兒累了要睡覺,誰知道沒一會兒他就大哭起來,抱着肚子喊疼,摸一摸額頭也特別燙,嚇得我趕緊送他去了醫院。
一路上孩子不停哭鬧,問是哪裏疼、怎麼個疼法也説不清楚,到了醫院掛上急診,拍了片子做了詳細的檢查,又掛上點滴退燒,醫生才無奈的説:孩子是積食不消,身為家長,對孩子的飯量心裏沒數?
實際上,這種事情醫生經常遇到,尤其是3歲以後的孩子,正是嘴饞、又貪玩好動的年紀,遇到喜歡吃的就“不住嘴”,但是脾胃嬌嫩,消化功能弱,吃得太雜、太多,就會承受不住“罷工”,逐漸變得虛弱,引起積食、發燒等一系列小毛病,而且常免疫力下降,孩子也更容易生病。
寶寶3歲之後,身體毛病不斷,醫生坦言:千萬別再讓3類人帶娃
1、太寵溺,零食吃不斷
回家以後,我問起這兩天小姨帶他吃了什麼,才知道,孩子“零嘴”吃了很多,正餐也一頓不落,去醫院那天,早上吃了菠蘿烤麪包,還有乾脆面、堅果、棉花糖等,中午又吃了一大碗蛋炒飯。他小姨沒有帶娃經驗,就覺得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沒有阻攔,結果讓孩子吃撐、積食了。
俗話好“小孩的毛病都是吃出來的”,一般脾胃弱、消化不好的孩子免疫力也差,家長在飲食上覺得不能“慣着”孩子,零食只能作為隔三差五解饞的,正餐合理搭配,讓孩子吃七分飽,可以從小給孩子喝點金棘末,促進脾胃發育,有利於消化系統的建立,食物能充分被分解消化,腸道中的積食能及時清理,提高營養的吸收效率,讓孩子更好的成長髮育。
2、老古板,迷信舊觀念
很多老一輩帶娃時,對過去流傳的“經驗”深信不疑,不考慮是否科學,也不管適不適合現在的孩子,例如“吃鹽張力氣”,過早給寶寶的輔食里加鹽,給腎臟增加了很大負擔, 容易導致腎衰竭,還會攝入過多鈉元素,影響鈣、鋅元素的攝入,妨礙孩子的身體發育。還有喜歡給孩子睡扁頭、一年四季捂得厚厚的等,都會給孩子的健康和發育埋下隱患。
3、不衞生,粗養不講究
曾聽很多寶媽吐槽過,老人嚼過之後給孩子餵飯,覺得這樣孩子好消化,然而,飯菜經過大人咀嚼,營養喪失大半,還無法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而且,大人口腔中的細菌會過渡給孩子,孩子的免疫力薄弱,很容易生病。還有圖省事兒給孩子穿開襠褲、掉地上的食物撿起來吃等,這些“不講究”、不衞生的行為,都會給孩子的身體發育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