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兩歲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若你娃沒有這三個表現,算撿到寶了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健康

想必有孩子的家長都體會過孩子的“可怕”之處,尤其是孩子到了兩歲的時候,真的是分分鐘就能把你心裏的那團火給點着,前一秒鐘你可能心情還是很美麗的,下一秒你可能就會上演一個“母老虎”的角色。

之前看到一個寶媽説:她們家孩子在兩歲這個年紀時,是連狗都嫌棄的年紀,狗看見她們家孩子來都要繞道走,其實這種形容真的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兩歲的孩子他們的獨立意識開始萌發,也有了自己的情緒,內心又極度的想用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當父母對他們提出要求的時候,他們會做出反抗,甚至鬧脾氣,還會拒絕你的一切幫助,摧毀你的耐性,讓你分分鐘氣的要“爆炸”。

兩歲的孩子都有哪些可怕的表現?

有自己的想法,而自己的想法必須得到滿足

兩歲的孩子是一個似懂非懂的階段,她們常常以自我為中心,想到什麼就必須得到滿足,否則就會跟你哭鬧一番。

一個寶媽朋友家的女兒,她們就一個孩子,對孩子也是寵得沒話説,孩子吃飯的時候,要爸爸餵飯,媽媽在一邊跳拉丁舞還要自帶伴奏,而且媽媽跳一下孩子才吃一口,如果媽媽不跳舞孩子就不吃飯。

還有一個朋友家的孩子也是女兒,奶奶帶的,孩子拉完臭,奶奶幫忙擦屁股,擦完後奶奶順手把臭給沖掉了,結果孩子愣是哭了2小時,非得奶奶把她來出來的臭臭放回去,她説她要自己衝,奶奶一臉無奈.....

愛跟你唱反調,你叫孩子往東孩子偏往西

孩子到了兩歲的時候,很經常的口頭禪就是“不不不”掛嘴邊,愛跟你唱反調,你叫孩子往東孩子偏往西,比如你叫他喝水他就會説不喝,你叫他不要喝水,他還偏偏要喝,而且還喝很多。

之前看到一個寶媽説:她給孩子讀兒歌還是唐詩的,唸完之後,她家孩子直接給那些兒歌裏面的每句話全都加上了一個不字,組合成了一首新的兒歌,弄得她哭笑不得。

娃靜悄悄的時候必定在“作妖”,要警惕

兩歲的孩子一定不能讓他們離開你的視線,如果發現他們離開你的視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他們安靜下來的時候必定是在做“壞事”了,我姐家孩子小的時候,她在廚房裏面炒菜,孩子在客廳玩,一會我姐就要探頭看下小孩在幹嘛?

有一次孩子背對着我姐坐那,我姐看着孩子很乖就沒管,繼續炒菜,很久了還是坐那個位置我姐就過去看,結果孩子在玩自己拉的屎,還塗在玩具上,最後我姐做衞生做了一上午,也是把她折騰的夠嗆的,我姐説這是崩潰的回憶。

面對可怕的兩歲孩子父母只能束手無策嗎?

答案當然不是,孩子兩歲是一個叛逆期,父母只要正確的引導,不僅能事半功倍,而且孩子能從中獲利很多,寶寶鬧脾氣不妨這樣做。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孩子

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包括孩子也不例外,可能他們一時不認同大人的想法看法,只是想鬧點小情緒,父母不要跟寶寶拗,反抗多了只會惡化這種情緒出現,如果不是原則的問題,或者又不會危害到寶寶的,父母也可以適當的順從孩子的意願,不必讓孩子什麼事都順從自己的意思。

比如,出門前你給孩子搭配好了衣服讓他們穿,他偏要自己選自己喜歡的,那就隨他的意思讓他們選好了,畢竟孩子有孩子的審美觀,少一次爭辯,多一次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他們得到理解尊重了,慢慢也會理解大人的。

給寶寶自主選擇的機會

寶寶們也不想被命令,所以父母可以儘量給孩子選擇,比如給出幾個方案,然後拋給寶寶讓他們選擇其中的方案,這樣寶寶們會覺得,最後選的會是他們自己決定的,而更容易接受一些。父母也不用為寶寶更自己唱反調而生氣,或者批評責罵寶寶。

孩子亂髮脾氣的時候,父母要保持一個平靜的狀態

公眾場合孩子要買玩具,父母不給買,孩子哭鬧滿地打滾的事情屢見不鮮,有的父母看到孩子這樣的狀態,拉不下臉,覺得不好意思就服從了寶寶,寶寶就如願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第二次見到同樣的情況,可能父母想拖一拖,結果孩子哭鬧的更厲害了,父母沒辦法只能又服從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養成只要哭鬧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每次就會用這招對付父母。

其實,父母面對孩子無理取鬧的要求時,不管孩子怎麼鬧情緒,都要保持一個平靜的狀態,孩子很聰明,知道沒用,自然就會用這招了,類似的情況父母要舉一反三,這樣就不會被孩子牽着鼻子走。

除了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度過這個可怕的兩歲“叛逆期”之外,還可以這樣做

用最直觀的態度告訴孩子,“不守規矩”的後果

就是要告訴孩子不守規矩是會帶來後果的,比如孩子吃飯的時候,説不想吃飯,叫了幾次還是不吃,那就把飯拿走,這頓飯不要給孩子吃了,不用怕他們會餓,下一頓,不用你叫他們都會乖乖上桌吃飯。如果一些與規矩本身無關的,孩子就會認為是媽媽生氣。

所以自己要受到懲罰,而不是自己哪裏做錯了。還有就是一些沒有意義的規矩,就沒有必要遵守了,比如某樣東西一定要按你的意思擺整齊,或者擺放位置。

通過讓孩子讀繪本故事的案例影響孩子

小孩子都喜歡鮮豔顏色的圖案和圖形等,如果父母可以經常將一些類似生活情景的話,孩子也會投入到其中去感受裏面的人物角色。

別以為孩子不懂,以前我家孩子也試過這樣的方法,我覺得挺有效的,聽了那些好習慣養成的繪本故事,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父母稍微提醒一下,孩子就會把裏面的人物當成自己,並且模仿裏面的人物做法,也會盡力做到繪本呈現出來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