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版權歸本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人們常説“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工作”,因為父母不僅要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還要關心孩子的教育和健康成長。要做到這一點,父母需要孩子在生活中的小動作或“壞習慣”,以便了解孩子的內心,及時引導和教育孩子。
李女士有一個六歲的兒子,李女士夫妻兩平時工作忙,好在孩子還算是比較省心。在兒子很小的時候,李女士發現孩子老是喜歡啃指甲,剛開始李女士還以為是孩子的指甲長了,拉過孩子的手一看,孩子的指甲也並不長。
於是李女士就告訴孩子這樣做不好,手上有很多細菌,放到嘴裏不衞生,但是孩子總是改不掉,實在沒辦法,李女士只好由着他去了,想着他以後長大自己會改掉。
這天孩子正在吃午飯,李女士意外地發現孩子拿筷子的手指有傷口,還有點點血跡。在李女士的追問下,孩子才説是他自己咬傷的,這下李女士才發現孩子啃指甲的問題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更嚴重了。
聽老人説,孩子愛啃指甲,可能是身體缺鋅缺鐵,反而改善了一段時間伙食後,也沒有發現孩子症狀有所化解,這才想着帶着孩子上醫院。
醫生看了後問李女士:家裏平時父母是不是經常不能陪在孩子身邊?或者孩子學習壓力比較大?孩子這樣的癖好是從小性格造成的,跟缺鋅缺鐵沒關係,是缺乏安全感。
李女士這才想到,孩子從小都是老人帶大的,奶奶雖然愛孩子,但是教育方式比較落後,一犯錯就打孩子,而爸爸媽媽平時也很少能陪在他身邊,導致他確實有些性格內向,情緒也比較敏感。
醫生説,孩子啃指甲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問題,是他們發泄心中焦慮、緊張的一種方式,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再引導孩子不啃指甲,以後漸漸就會好起來了。
孩子總愛啃指甲,其實缺的是安全感,家長要注意
1.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小動作,瞭解孩子內心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很多孩子在成長階段都有各種各樣的壞習慣或者是小毛病,比如啃指甲,捂耳朵,搓鼻子等。其實這些行為只是表象,家長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孩子行為表象所代表的內心世界。
孩子緊張焦慮時,容易啃指甲,孩子不懂得如何面對陌生人,容易養成搓鼻子的壞習慣,孩子害怕父母大聲吼罵,本能會捂耳朵,這些都是家長應該要多的小動作。
2.針對孩子的行為,家長應該怎麼做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環境,家長要在家庭裏營造一種輕鬆和睦的氛圍,家長不要當孩子面爭吵,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
當家長髮現孩子有一些不良行為習慣之後,家長要及時制止,糾正孩子孩子,教育孩子。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及出現這種行為的原因,然後針對問題進行解決,幫助孩子改正這一不良行為習慣。
照顧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家長既要操心孩子的飲食起居還要操心孩子的教育以及成長,所以家長一定要認真負責,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健康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 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自家孩子有沒有什麼壞習慣,你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