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又如期而至,作為孩子們最喜歡的季節,誰能拒絕在風和日麗的午後來一張温馨的家庭野餐呢?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在萬物生機勃發的夏天,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在草坪上肆無忌憚地翻滾、玩耍、追逐嬉戲。然而最近卻有一個寶媽發現帶孩子出門踏青,過了4天后,寶寶後腦勺長了一個小肉球。把孩子送到醫院才發現孩子被蜱蟲吸血叮咬了,醫生及時拔了出來,所幸孩子並無大礙。
這則新聞看得家長都心生膽怯,不敢把孩子帶出野外玩耍,但其實只要掌握這兩個方法,及時送醫就能夠保護孩子的安全。這位5歲小孩的媽媽的兩個果斷的行動就避免了孩子病情加重,值得家長們學習。
蜱蟲是什麼蟲?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夏天大家或許很煩蚊子出沒,一不留神就被咬了個“大紅包”。而在潮濕的野外,例如公園、濕地、森林裏的灌木、草地上,則有蜱蟲出現。被蜱蟲叮咬後不會產生疙瘩,甚至不痛不癢毫無感覺,但是蜱蟲作為一種半寄生蟲類,他可以刺破皮膚並鑽入人體內,造成發熱、噁心、嘔吐、皮膚過敏等多種症狀。而且蜱蟲作為斑疹、立克次體等多種細菌病毒的攜帶者,能夠導致人體產生各種各樣的症狀,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在河南信陽就有多人被蜱蟲叮咬而死亡。因此非常可怕。蜱蟲的口部具有尖鋭的倒刺,如果使勁拔出不僅會刺激蟲體分泌唾液使症狀加重,而且可能使頭部留在身體內更難清理。那麼被蜱蟲叮咬應該怎麼做?5歲孩子媽媽這麼做化險為夷。
被蜱蟲咬傷,媽媽“兩個果斷”救了孩子
5歲的明明和父母一起去郊遊,不料腿上卻被蜱蟲咬傷,一半蟲體已經鑽入體內,這時媽媽果斷地用酒精噴在蜱蟲的頭部,另一邊急忙叫孩子的父親開車把孩子送到醫院急診。火速趕到醫院後,醫生用專業的鑷子取出了蜱蟲,還對明明媽媽及時而果斷的處理連連稱讚。被蜱蟲叮咬後,不能立刻“生拉硬拽”,而是要做到“兩個果斷”:首先,發現被蜱蟲鑽入皮膚不要抓撓或者直接拔出,而是用酒精或石蠟澆在蜱蟲頭部;然後,在自己難以取出時,一定要及時就醫尋求醫生的幫助,不要延誤時間。明明媽媽做到了上述兩者,才避免了蜱蟲吸血繼續擴大,導致病情加重。
如何正確取出蜱蟲?
那麼如果被蜱蟲叮咬如何正確取出呢?首先,使用鑷子夾住蜱蟲頭部而不是腹部,將整個蟲子全部取出,切記不要旋轉、或者手抖,垂直拔出即可。將蜱蟲放到密封罐中,用酒精或碘伏處理傷口。如果蜱蟲頭部殘留在體內,則用消過毒的針具挑出,並用清水洗手。在平時應該注意預防蜱蟲叮咬,如果要去潮濕的灌木叢玩耍,一定要穿戴好長袖長褲和高幫鞋,並且將褲腿和脖頸處紮實,這樣“全副武裝”,蜱蟲便很難藉機而入。在遊玩回家後要及時換下衣物並用熱水浸泡,然後檢查孩子全身上下有沒有被叮咬的痕跡,尤其是後腦勺、小腿、頸部等皮膚露出的部位,排除被叮咬後給孩子洗一個熱水澡。一旦發現咬痕立即用上述方法處理並及時就醫。
看完這篇攻略,家長下次帶孩子出門前一定要做全準備,如果真的發生了蜱蟲叮咬的情況,也能淡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