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亂喝藥茶當心傷及脾胃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健康

  編者按:喝茶能養生,特別是喝茶藥還能起到防病的作用。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喝或者沒有分清自己的體質就亂喝一通,小心,亂喝藥茶傷脾胃!

  家住北京市海淀區的吳先生身體向來很好,平時注意養生保健,一直也沒有什麼病。他的防病竅門就是,每天用野菊花或蓮子心泡水喝。

  最近幾個月,吳先生覺得不對勁了,自己的胃口越來越差,吃飯後經常腹脹,還總是拉肚……去看西醫,大夫做了檢查,認為可能是胃腸功能紊亂,也沒説出太多問題;去看中醫,大夫號脈、看舌苔,又詳細詢問他的飲食起居之後確診,原因竟是他長期喝寒涼的中藥茶傷及脾胃,導致胃寒。

  胃寒是老百姓最熟悉不過的中醫專業名詞。胃寒多由外來寒邪直接侵犯胃腑,或過食生冷,寒邪停聚胃腑而發病。中醫把胃寒分為實證和虛證兩種類型。

  胃寒實證

  此型患者大多突然起病,腹部受寒或過量進食生果、冷飲所致。常表現出胃部突然冷痛,疼痛劇烈,口淡不渴,甚至有頭痛、骨節肌肉痠痛、舌質淡、苔白厚等症狀。病情輕的,可用熱水袋外敷,或喝熱水、生薑水;嚴重者服用中成藥良附丸,每次6克,每日1~2次,温開水送下,具有暖胃、祛寒、止痛之效。

  胃寒虛證

  此型患者病程較長,多在數月以上,因寒邪傷及脾胃陽氣日久所致。常表現出口泛清水、酸水,餐後腹脹,四肢不温,脘腹疼痛,口淡乏味,食慾減退,小便清長,大便偏稀,舌質色淡或發青,苔薄白等症狀。胃痛常遇寒加劇,喜温喜按,如果用熱水袋敷則“得温痛減”。嚴重者,服用中成藥理中丸,每次6克,每日1~2次,温開水送下,具有暖胃養胃、温陽祛寒之效。

  生活中像吳先生這樣長期喝藥茶養生的中老年人很多,他們誤認為,中草藥綠色天然、藥性平和,副作用很小或者沒有,事實並非如此。中藥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有毒無毒等屬性。其中,四氣是指寒、熱、温、涼,五味是指辛、甘、酸、苦、鹹。

  其中,寒涼藥多用於清熱、瀉火、解毒,而使用日久容易損傷脾胃功能,因此,中醫有“寒涼藥損陽氣”的説法。像人們比較熟悉的野菊花、蓮子心、板藍根、大黃、決明子、金銀花、大青葉、淡竹葉、夏枯草、金蓮花等均屬於寒涼中藥,它們具有清熱祛火的功效,用於養生防病一般服用3~5天即可。若是將其作為養生茶來長期飲用,會因其寒涼的藥性而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胃虛寒,引起胃痛、怕冷、食慾不振、慢性腹瀉等症。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胃寒的人羣還應注意忌食性質偏寒涼的食物。綠豆性寒涼,為清熱解毒佳品,胃寒者應忌食。苦瓜為苦寒之品,胃寒疼痛之人當忌食。《滇南本草》中曾説苦瓜“脾胃虛寒者,食之令人吐瀉腹痛”。梨屬寒性水果,胃寒疼痛者切忌多食。荸薺是甘寒之物,能清胃熱、降肺火,寒性胃痛者則當忌食。甘蔗性寒、味甘,有清熱生津作用,胃寒之人則不宜食用。西瓜性寒涼,能瀉胃火、清心火,《滇南本草》説它能治一切熱證,胃寒胃痛之人也應忌食。

  粗茶比名貴茶更養生

  俗話説,“粗茶淡飯益壽延年”,所謂“粗茶”大多是“夏茶”,茶樹在炎熱的夏季芽梢長速快、易老化,較老的葉子經較為粗略的加工製成。因其氨基酸、類脂、維生素含量較低,沖泡出的茶水口味苦澀、香氣平平,被列為“下品”。但“粗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丹寧、咖啡鹼的含量通常卻高於各種名貴“細茶”。因此,粗茶比名貴茶更養生。

  專家介紹,“粗茶”並非是劣質茶,傳統意義上的“粗茶”,是指採集各種樹木的葉子經過加工後當茶喝;“粗茶”常用的樹葉有柳葉、竹葉、柿葉、棗葉、蘋果葉等。柳葉、竹葉茶可敗火去毒,棗葉、蘋果葉茶可養肝安神、斂汗化瘀等。

  目前市場上所謂的“名茶”養生功效並不見得比普通的茶葉要高,很大一部分是靠包裝和炒作才抬高了價格。

  茶多酚是茶葉中兒茶素類、丙酮類、酚酸類和花色素類化合物的總稱。

  茶多酚能極強地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斷脂質過氧化過程,提高人體內酶的活性,從而起到抗突變、抗癌症的功效;此外,茶丹寧還有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可以維護心、腦血管正常功能。一般來講,原料愈粗老,茶多糖含量愈高。據瞭解,中國民間就有用粗老茶治療糖尿病的傳統,這也説明粗老茶養生防病治病效果更好。

  結語:常喝養生茶可以延年益壽,但是喝之前最好先徵求一些專家的意見,對症喝茶才能事半功倍!(文章原載於《養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10期,作者:李佔坤,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