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五臟有“火”如何去?有“火”不都是壞事,默默給你講清

一夏無病三分虛,夏秋交替之際的“秋老虎”來襲,有些人會出現全身乏力、疲倦失眠,食慾不振,甚至心情煩躁、口舌生瘡、喉嚨腫痛、便秘等上火症狀。

中醫五行學説認為,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長夏屬土。夏天是一年裏火氣最重的季節,如果不注意養生防範,便很容易“上火”。

那麼,如果出現“上火”症狀,我們該如何調理呢?

人到中年五臟有“火”如何去?有“火”不都是壞事,默默給你講清

有“火”不都是壞事,正邪區分要注意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火被抽象為哲學概念,泛指具有温熱、升騰、明亮、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現象,即《尚書·洪範》所言之“火曰炎上”。被引入中醫學後,火被指為“五行之一,有氣而無質,造化兩間,生殺萬物,顯仁藏用,神妙無窮”,並通過類比思維形成了意象性的概念。

中醫把火分為正氣之火、邪氣之火兩類。正氣之火謂生理之火,實指能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陽氣。陽氣能温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運行氣血,蒸津化液,抵禦陰寒,為生髮之根本。明代醫家張景嶽在《類經·陰陽類》説:“火,天地之陽氣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萬物之生,皆由陽氣。”並進一步強調“陽強則壽,陽衰則夭”,認為陽氣是人體陰陽中的主導方面,人之生長壯老、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所主所化。

  邪氣之火即病理之火,是具有致病作用的一種邪氣。邪氣之火有內外之分。

外火的由來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感受温熱邪氣,這種邪氣多屬癘氣(或稱疫氣、疫毒、戾氣、異氣、毒氣等)的範疇,往往具有強烈的傳染性、流行性和季節性的特點,每從口、鼻而入,性屬熱毒,起病急驟,來勢兇猛,又變化多端,常出現擾神、動血、生風等危候。二是由風寒暑濕燥轉化而來,即“五氣化火”。其中暑氣純屬外來,具酷熱之性,為盛夏之火氣,而其餘風、寒、濕、燥在一定前提條件下也可化而為火。如寒邪鬱遏化火,“燥勝則幹”(《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而易從火化;或感邪後遇陽盛或陰虛之質,或受治療用藥影響等。

人到中年五臟有“火”如何去?有“火”不都是壞事,默默給你講清

內火多因情志失調,或飲食失宜,或勞逸失度等,引發臟腑功能紊亂、陰陽氣血失調而形成。包括因久病耗散而出現的臟腑陰陽氣血的虛性亢奮狀態,如陰虛火旺、虛火上浮、氣虛之火等情況;也包括因情志、飲食或它病等所致的肝火、胃火、脾火、心火、三焦火等。臨牀所見內火,除體質因素外,最常見的原因是過食辛辣炙煿或膏粱厚味,尤易導致胃火。情志過極,如喜、怒、憂、思等各種情志活動失調,過度興奮或抑鬱,也可久鬱化火,即“五志化火”。尤其是鬱怒,易致肝失條達,疏泄失職,氣機鬱滯,日久化火,而肝火一成,上炎可致肝陽上亢,或侮肺刑金,或擾及心神,橫逆則可為肝胃鬱火。

人到中年五臟有“火”如何去?有“火”不都是壞事,默默給你講清

五臟之火你是哪一種

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會上火。“上火”在乾燥氣候及連綿濕熱天氣更易發生。根據中醫藏象學説,上火又可分為肝火、心火、胃火、肺火和腎火五大類,即五臟之火。

五臟之火其實並不複雜,中醫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學説將人體分為五大系統,分別對應人體的肝、心、脾、肺、腎五臟,五大系統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現。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病科王東旭主任中醫師介紹説,同樣是上火,在不同系統也會有一些特殊的表現: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乾硬、舌苔黃膩。

肝火:我們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其實,“肝火大”還有下列一些表現,如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舌苔增厚等。

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脱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盜汗、形體消瘦、腰腿痠痛等。

人到中年五臟有“火”如何去?有“火”不都是壞事,默默給你講清

服食療方對症祛火

夏天“上火”多是外來之火,食療方“祛火”要注意適度、適量,“祛火”要中病即止,防止過猶不及。下面簡介幾款居家食療方:

心火——蓮心粥

心火旺盛的人,主要表現為心煩意亂、煩躁不安,容易出現口腔潰瘍等疾病。舌為心之苗。因此,舌頭上會表現出一些潰瘍。心火旺盛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平衡心態。當然這個難度比較大,需要一點一點去努力,去改變。

蓮心是降心火最好的中藥,每次取2~5克當茶飲,很快就能把心火降下來。

蓮心粥做法:

大米100克,蓮子心15克左右熬粥。可加一點糖或蜂蜜調味,每天早上食用。

肺火——荷葉粥

肺火旺盛主要表現在呼吸系統疾病上,如咳喘、感冒甚至是肺炎,往往都是由肺火引起的,一般發生在秋季。

梨味甘性寒,有潤肺的作用;鮮荷葉有芳透、宣發的作用,可將體內的肺熱宣發出體外。

荷葉粥做法:

大米粥熬好之後,取新鮮、洗淨的荷葉一片蓋在鍋上,熄火燜10~20分鐘,取掉荷葉,喝粥。荷葉味苦,可以加少量糖或蜂蜜調味。

人到中年五臟有“火”如何去?有“火”不都是壞事,默默給你講清

肝火——蘆筍炒蛤蜊

肝火旺盛的人一般脾氣暴躁,容易發怒,可能會伴隨着頭暈、頭痛、耳鳴、噁心等症狀。

肝火旺盛的人,最重要的是調節情緒。所謂調節,不是憋住不讓自己發火,這樣反而對身體不好。可以採取轉移法,去想一些開心的事情,用其他理性的方式去宣泄情緒。

在飲食方面,蛤蜊入肝腎經的,可用來降肝火。常吃一些蛤蜊,對緩解肝火大有幫助。另外,喝菊花茶也能清肝火。

蘆筍炒蛤蜊做法

新鮮蛤蜊250克,清水浸泡一個晚上,蘆筍100克切絲,分別用開水汆一下。先把辣椒爆香,然後炒蘆筍至8成熟,倒入蛤蜊,繼續炒3~5分鐘即可。出鍋前加少量鹽調味,不要加味精或雞精。

人到中年五臟有“火”如何去?有“火”不都是壞事,默默給你講清

胃火——五汁飲

胃火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飲食過度。人體攝入和排出本應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如果攝入和排出不成正比,那麼體內就會留存一些東西。時間長了,就會化熱、化火。

另外,脾胃是相通的,如果工作壓力過大,思慮過度,就會傷脾,會間接地影響到胃,產生胃火;長時間吃刺激性的東西,如酒、辣椒等,也會化熱、化火。

胃火旺盛的人,主要表現為口臭、口乾或者自己感覺嘴裏發苦。降胃火主要是要滋陰養胃。梨、荸薺、藕、生地和麥冬都有滋陰養胃的功效,對於經常喝酒、長期吃辣、經常熬夜、常吃羊肉的人,不妨在飲食當中多加入這些東西。

五汁飲做法:

梨100克去核切塊,荸薺100克去皮,藕100克去皮切塊,鮮生地、鮮麥冬少許,榨汁飲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97 字。

轉載請註明: 人到中年五臟有“火”如何去?有“火”不都是壞事,默默給你講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