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浦東發佈】
43歲的曾先生在室外安裝空調時“熱”暈了,體温高達39.8℃,緊急送到公利醫院後被診斷為熱射病,好在搶救及時,目前已脱離生命危險。
公利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郭東風説,患者在EICU搶救了三天才恢復意識。這期間,啓動了快速降温、補液、抗休克、改善凝血功能、穩定內環境等一系列治療。
郭東風特別指出:“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症,但是,並非室外工作‘專屬’,宅家也可能發生。”這就要從發生熱射病的原理來説了。以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圖説災難逃生自救科普叢書》為基礎,小布為大家做一個簡化科普。
人體的體温如何調節?
1.人體本身就產熱:
人體的產熱主要來自體內的代謝活動產熱以及運動時肌肉產熱。
2.人體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散熱:
(1)輻射:當環境温度低於人體温度時,可以自然地把身體的熱量散出去。
(2)蒸發:簡單理解就是出汗帶走熱量。不過,這種方式與環境濕度大大相關,濕度大於75%時汗液蒸發減少,濕度大於90%時,汗液蒸發停止。
(3)對流:吹風可以帶走身體的熱量,不過,風的温度太高就不妙了。
(4)傳導:游泳時泡在水裏,身體的熱量傳導到水體。
為什麼會中暑?
1.產熱過多:
主要見於進行重體力勞動、運動、軍訓等活動的人羣。飲酒也會導致機體產熱增加。
2.獲取熱量過多:
環境温度過度升高,通風不良等因素作用下,人體的體温調節功能不能及時進行散熱,散熱量小於熱獲取量,會導致機體獲取熱量增多。
3.散熱障礙:
(1)大面積皮膚燒傷、硬皮病以及某些遺傳疾病導致身體汗腺缺乏,都會引起出汗量減少,從而使蒸發散熱量下降。
(2)飲酒及服用鎮靜類藥物會引起體內體温調節相關的神經功能降低,導致散熱障礙。
(3)過度肥胖以及衣服透氣不良。
可見,從環境中獲得熱量過多,或者疾病導致散熱能力下降,同樣也可能導致中暑甚至發生熱射病。
比較典型的就是老年人宅在家裏不出門,出於健康原因,或者自身對熱的感受度下降,高温之下也不開空調,很有可能坐着或睡着了也會中暑。
還有就是坐月子的產婦,出於傳統觀念,坐月子時不開空調、不吹電扇,在高温高濕的室內,很容易發生中暑。
郭東風特別提醒另外一種“非典型中暑”。
人體來到一個相對高温的環境下之後,身體會對高温環境做出反應,出汗、心跳加快。這一過程稱為熱環境適應,正常人通常需要7-14天來完成這一過程。
“假如一個人長期待在空調環境裏,沒有一個適應高温的過程,一旦忽然需要在高温中待幾個小時,就有可能因為不能適應發生中暑。”郭東風説,人是自然生物,還是需要多到自然環境裏走走,不要“孵空調”過度。
如何分辨中暑程度?
1.先兆中暑:
口渴、乏力、多汗、頭暈、目眩、耳鳴、噁心、胸悶、注意力不集中,體温可能正常也可能升高,但升高一般不超過38℃。
2.輕症中暑:
面色潮紅、蒼白、煩躁不安、表情淡漠、噁心、嘔吐、大汗淋漓、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心跳加快、體温輕度升高。
3.重症中暑:
高熱、痙攣、昏迷等症狀。按表現不同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三種類型。
熱射病
最嚴重的急症,處理不當可能導致患者死亡。熱射病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1)勞力性熱射病:
多見於健康年輕人,常在重體力勞動、運動及軍訓時發病,主要表現為高熱、抽搐、昏迷、心率增快。
(2)非勞力型熱射病:
多見於老年人、兒童以及居住條件差者。患者早期可出現意識障礙、行為異常(譫妄)、癲癇發作,繼而出現高熱、昏迷、皮膚乾熱無汗、瞳孔縮小、血壓降低、心律失常、呼吸急促等。若得不到及時救治可在24小時內死亡。
中暑的處理與治療措施
1.首先應將中暑者迅速轉移至陰涼通風處,讓其平卧,鬆開或脱下衣服。
2.使用電風扇、空調,並按摩中暑者四肢及軀幹,促進循環散熱。
3.將冰袋置於中暑者額頭、脖子兩側(兩側頸動脈處)及兩側腹股溝區;涼水擦洗全身,有條件的可以在涼水中加入少量酒精以促進蒸發散熱。
4.體温降至38℃後,可適當放緩或停止降温。
5.若中暑者神智尚可,可給予適量冰淡鹽水及清涼飲料以補充水分和鹽。
6.對已發生昏迷、抽搐等症狀的重度中暑者,應立即送往附近的醫院進行搶救。運送過程中注意為中暑者遮陰,並保持冰袋等降温措施。
7.若中暑者出現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行心肺復甦。若現場無人能做心肺復甦,應大聲向周圍呼救,並及時撥打120。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