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情緒平和,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看看你能做到嗎?
你是不是這樣的媽媽,覺得孩子在學校不受歡迎,坐座位一直在後座,就要求孩子多多和老師交往,為此甚至還罵過自己的孩子?
又或者是因為孩子在家裏一直在玩,不會與人交往也不會為人處世,為此哪怕就是逼迫孩子也不願意對孩子放心。
這到底是孩子自己毀掉了自己的人生?還是家長不夠耐心?
也許你會想要自己的孩子成為一班之長,但是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勝任,或者是覺得壓力太大,對當班長很是排斥,那就順從孩子的心意,鼓勵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也許你會發現,沒準很多人眼裏不善於交談、孤僻的孩子,能夠在台上滔滔不絕講三十分鐘的演講,還不怯場;在很多人眼裏只愛看書、喜歡閲讀的孩子,能夠在一次組織中領導小組做出優秀的作品。
也並不是你的小孩子與人交流不流暢,孩子只是遇到了不熟悉的人。因為每一個孩子在面對熟悉的人的時候都能夠當一個小話癆。
所以,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的能力不足,而是你的孩子在其他的地方有着閃光點。作為家長,你可曾發現過?可曾接納過孩子的缺憾?
支持孩子的優點,接納孩子的缺點,這是教育的本質。
孩子的教育成功與否和媽媽有着重大的關係,平常都是媽媽和孩子的交流居多。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媽媽對孩子的教育要保持心態平和、情緒穩定才行。如果媽媽的心態不平衡或者是暴躁,孩子也會跟着變得焦慮起來,久而久之,養育孩子的壓力愈發增大。
媽媽敏感一些是好事情,這能夠幫助一家人在生活中避免很多的麻煩,但是這個敏感要有一個度。擔憂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擔憂孩子的人際交往等等,雖然是愛的體現,但也不至於為了這些事情和孩子發脾氣。做人處事要冷靜,要有耐心,這不僅能教育孩子,也能夠提升自己。
想要讓孩子獨立,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做一件事情。自己去親戚家串門,自己出門和朋友玩耍,自己出去打籃球…這些經歷都能夠幫助孩子很好的體驗成長,讓孩子走向獨立。
所以作為媽媽,應該戰勝這些焦慮、敏感,相信你的孩子也會變得更加自信、樂觀、獨立!